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他把自己作为一颗道钉钉在了岗位上
——记李子垭南煤矿运输队钉道班班长谢德明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李晓波
李子垭南煤矿运输队订到班班班长谢德明坚守岗位,创造了李子垭南煤矿运输队“三个第一”——“出勤天数第一、安全生产天数第一,产品合格率第一”。在平凡的工作中,他就像一颗高度敬业的螺丝钉,近乎傻气的坚守在矿山钉道一线,今年再次被广能公司评为优秀班组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出勤天数最多的人
今年51岁的谢德明自从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就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2003年到李子垭南煤矿运输队钉道班工作,面对“苦、脏、累、险”的岗位,他没有退却,而是一如既往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同事求教,一点一滴地积累工作经验,迅速成为矿井钉道一线生产骨干,并于2004年3月被员工推举为班长。无论是当班长还是员工,谢德明每天上班都要起早贪黑。在漫长的30年里,他风雨无阻,从未迟到过,也从未请过病、事假。2013年8月中旬妻子的父亲病重,谢德明三天两头跑去护理,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在这种情况也没有耽误工作。参加工作30年来,谢德明做到了出满勤,干满点,出勤率达100%。
安全生产排头兵
钉道班的工作十分辛苦,随着矿井延伸,钉道维护工作日益繁重。钉道、布道、轨道养护,项项有学问;拿弯子、搁岔子、放底翘、做车场、拉“崩颅头”,以及因环境、空间制约造成的各种疑难问题,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误,均有可能给机车运输和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大损失。
近年来,谢德明带领他的钉道班6名成员对井口地面运输广场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10000余米的轨道及水沟做到按计划、有步骤、分重点地进行了轨型扩能改造,维护保养和清理工作,出色解决了矿井采掘工艺升级换代运输“瓶颈”制约问题,有效保证了井上及井下运输线的畅通,实现了轨道铺设质的飞跃,经他铺设的轨道和他所管辖范围内的轨道从未出现过因质量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产品质量把关人
作为一名基层班组长,谢德明感到,仅凭满腔热忱,一身力气,一股吃苦耐劳精神和一般的钉道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求掌握轨道技术规律,成为合格称职的行家里手。为此,他在认真向老工人学习的同时,从矿图书室借来《煤矿钉道工操作规程》、《轨道质量标准》等书籍,一有空就认真学习领悟。经过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很快熟练掌握了钉道工艺,成为矿井轨道铺设和维护的技术大拿。
多年的钉道工作使谢德明养成了“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一句”良好作业习惯。2013年8月25日,谢德明、王应昌等人在5120维护花道,用水平尺一量,发现道口超宽2㎜,2㎜,在我们眼里算什么,但谢德明立即找来轨距拉杆器准备调过来,不成,最后只有大动干戈,起道并将道按600㎜的标宽重新钉过。“2㎜,就是工程质量问题,就可能是矿车在这里频繁下道。”边钉道,谢德明边神色严峻的告诫一同作业的工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