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搭建创新平台,为班组创新工作室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 刘金涛
8月20日20:00时,来自全国各地班组的50名一线员工齐聚中企互动聊天室,商讨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话题。上期“每位职工都有创新这股劲儿”,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自然就提出一个问题,创新工作室不是企业的装饰品,是班组职工的创新平台,仅凭班组职工是建不了创新工作室的,还需要企业真正搭台支持才行,来保护和支撑创新这股劲儿,免得班组职工心中的创新之火“熄灭”了。
作为班组的主要工作,班组员工还是要完成正常的工作计划。可是,谁都知道,要找个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平台,离开班组创新工作室还真不成。所以说,班组创新工作室的“空间”要靠我们班组员工去争取,去把握,更得需要企业搭台,班组职工“唱好戏”,班组创新工作室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根在班组,企业要有服务意识。为班组服务,提升工作质量也好,降低劳动负荷也罢,一句话,班组工作室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稳住身子,扎根一线,不可好高骛远,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这方面,企业要做好工作室的服务和引导工作,毕竟有些事情“独木难成林”。
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根在班组,企业要有管理意识。技术创新叫创新,管理创新也叫创新。身处班组,最了解班组的需求,无论技术上的,还是日常工作上的。就拿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的成品班来说,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职工们集思广益,将原来的四个班改为三个班,每班员工人数不变,那四位可以坚持倒班的员工充实到更需要人手的其它岗位。这三个班的作息时间作微小调整,日常的分析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上来了。创新的弹性工作制度, 4–1>4, “解民忧、暖民心”,可谓皆大欢喜。许多班组都面临着人手紧张、年龄偏大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方面,班组创新工作室也可以做做文章。“对已有事物的重新组合就是创造。”的确如此!其实,这依然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理解,弹性工作制度无论从倒班待遇还是考勤等方面的工作还得靠企业的管理来规范。
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根在班组,企业要有盘活意识。何为盘活意识,从小层面上讲,还是管理方面的,降本增效、节流减支等等。这里的盘活意识主要指盘活创新成果、盘活班组身边“沉睡的人才”。创新成果出来了,不为班组服务,不出社会效益,可以说等于零;守住创新成果,不持续创新,必将趋于保守,落后于时代。所以说,企业要有盘活意识,将创新成果流动起来,完善起来,持续发展起来,反过来更是对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支持,工作室必会红火起来,真的需要企业的“大手笔”。“人才者,用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在现有的用人体制下,依托企业的支持,让班组员工“动”起来,轮岗制、一岗多能等,人员合理流动起来,激发员工潜能,保证班组员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处于最佳位置,班组创新工作室必将有大的提升!
如此者,为班组创新工作室插上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