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8|回复: 0

弹性福利种类多,适合员工的才是发展王道

发表于 2013-8-28 16:55: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有14种常见的福利项目:法定五险、节日礼金、现金补贴(如交通补、餐补、通信补贴)、带薪休假、文体娱乐设施(如阅览室、健身房等)、培训进修、企业补充保险、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等)、文体活动、住房公积金、集体福利设施(食堂、澡堂、班车等)、弹性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周末休假、病假、婚假等)、托儿所等。企业往往选择其中的一些项目,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能做到一揽子全包。

  对这些福利项目进行归类非常有必要,因为个体对福利满意度越高,绩效水平就越高。学者格哈特(Gerhart)等指出,薪酬福利包括很多内在属性,如支付形式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支付数量的稳定性与变动性、支持范围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然而,企业往往忽略了这些属性,仅从福利表层的形式、来源进行分类,忽略了员工偏好。

  经过分析样本,最受偏好的福利依次为:经济性福利、工时性福利、娱乐及成长性福利、设施性福利,但经济性福利和工时性福利的差距很小。更重要的是表1所列的人口统计因素与偏好之间的映射关系。

  这些发现与西方社会的经验事实有差异。比如性别,罗顿(Lawton)的研究认为,男女对经济性福利的偏好并无差异。教育程度所反映出的偏好差异也与既有的研究不一致。这是因为在我国,凭学历论收入的现象比较严重,学历较低者自我期望和能力的自我评估较低。年龄变量相关的事实倒是与国外的现象相似:年轻一代不再将工作视为生活的全部,适度的休闲、娱乐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福利项目规划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提供“人人有份”的集体性福利,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员工相关因素的分布,至少要满足大多数人的想法。当然,在福利预算一定的情况下,要让员工自助地选择福利项目,更要对上述变量的分布做出完整的统计,这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并不是难事。喜欢本文记得关注我的微博:1001个管理故事,关于上面这个问题中,有一些企业会通过局部调研甚至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集体出游,但并不十分有效,“阿罗不可能定律”在此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