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7|回复: 1

绩效创新:绩效数据化=多劳多得=双赢

发表于 2013-8-28 19:37: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谈到绩效,其实大多数内勤工作者如今都抱持无所谓状态,为什么?反正工资的百分之多少就是绩效,扣也扣不了多少钱,干的多了,还是那么多死工资,多又能多拿多少?百分比下刺激不了人啊,笔者小小提个问题:
有多少劳动者愿意通过多劳多得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收入而非熬年限,等待一年一次的加薪?又有多少劳动者只愿意靠着固定的死工资过活?
营销人员有着提成的刺激,工作效率斐然,一向为企业所喜,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绩效刺激,那内勤人员呢?
得了,那些都是花钱部门,不受待见,可偏偏,每年增加最多的,依然是花费在内勤人员身上的支出,有些甚至形成拖累,这是为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一词已经充斥新一代的思想,生活成本的提高更是刺激了大部分年轻人骑马找马,直接或间接造成企业人力成本增加,招人简单,招到满意负责的人难,这能怪谁?
私营企业招人都恨不得一个当两个用、甚至当三个用,可他们的待遇,依然是定死的等级死工资,绩效工资也是固定的基本工资中分离出的百分比,为何就不能在这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行一定创新?
人工费越来越高了,企业人力成本支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了,很多活没人干,只能招人,招的人多了,管不过来,怎么办?再增设一个部门管理呗,还能怎么办?
这是正确的吗?
反正我是拿死工资的,把自己的事做完就行,多干又没钱拿,谁没事干了?我工作量饱和了!
只怕这才是根本所在啊。
多劳多得一词自古有之,到了现代社会,企业更是将工资分为了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期望员工能够为了绩效工资努力为公司作出贡献,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绩效一词在国内使用,不知从那家公司起,直接从原本的工资中分离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等作为绩效工资,而后企业共效之,这拿来主义不能说不管用,老一辈的人踏实,经历过新中国成立的那段艰苦岁月,这样的绩效工资确实能让懈怠的人打起精神好好工作,效果显然。
可社会在进步,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也在进步,这一辈人没吃过什么苦,在家里有什么好的,家长都是紧着孩子,待他们长大了,喜欢享受,喜欢偷懒,这点不能说完全错误,人类有了欲望才会想要进步,步入社会,花花世界大染缸,想要享受靠钱,想要偷懒更要有足够让你偷懒的本钱,赚钱就等于工作,大学毕业能找份两千块钱的工作已是不错,可两千块钱够做什么?要是在外地工作的,哈,房租水电交完也就紧巴巴的勉强够吃饭。
这些人中就没有勤劳者吗?可是一个月不管你做多少事,内勤人员也就那些死工资,绩效工资不扣最好,扣也扣不了多少钱,长期下去,谁还那么拼命干活?自己的事情只要干完就行,做不做细致看心情,谁让私营企业一个人要当两个人用还就这点死工资?这种思想有多少人拥有?对一个企业来说,这是好事吗?
思想一旦形成,惰性随之而来,能推掉的事就推到其他部门,能少干就少干,还不就是那点死工资?
可这样一来,企业成本必然增加,终端做事粗糙,就必须设置管理岗位,管理岗位不作为,就要再设置监察岗位,若是监察岗位再大而化之,哈,企业发展可想而知。
企业的领航者意识不到这点吗?只怕不是,可意识到了,想要改变,却往往发现力不从心,为何?
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你想企业充满动力,那每个人的工作量必然大增,至少一段时间内大大增加,不作为的领导如何愿意?拿死工资的员工又有多少愿意?强行开始了,马马虎虎给你完成后果如何可想而知,八成以上的员工不愿改变,哪怕改革的动机再好,也是废言。
如何跳过这个难关,其实说穿了,笔者认为很简单,对基层员工诱之以利即可。
企业最多的便是基层员工,若是改革能让他们的收入明显增加,还有人不愿意吗?到时候,哪怕部分不作为领导不愿改革也得被动改革。
有多少企业为了一年比一年多的人力成本支出而头疼?人要不停的招,销售好了要招,销售差了还是要招,资金充足要招,资金不足也要招,逐步使得成本支出成为企业的负担而不得不压低员工工资,减少员工福利?这是企业的健康发展吗?
现在都是信息化社会了,中等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数据库,论理,人力成本当是逐步缩小,管理流程当是一目了然,可实际操作起来,除了不菲的IT支出,管理流程也随着企业内部系统流程的层层把关,而不停增加人力成本,这是为什么?为何不设法改变这一不健康发展,彻底梳理IT与人力的对比与优化?
社会在进步,刺激员工愿意多劳多得的方法多得是,笔者就拿绩效做个创新,也算是对那一年涨一次的工资模式小小吐个槽。
任何工作发展到如今其实都可以分解为工时,按照双休企业一周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企业完全可以将每个岗位需要做的事情细化为工时,当然,这个值可以取平均值,也即是去掉熟手与生手后的中等技能员工,这些任务完成了,企业额外产生的计划外工作完全可以设定绩效值后放入系统,让愿意完成这类工作的员工接取,一分绩效等于多少钱,只要完成,这就是额外工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能增加员工收入,又能减少招聘人员所产生的人力支出与管理支出,何必再为这些工作多招人员,其实,基层员工中,从不缺少人才啊。
而且既然都喜欢谈利益,适当诱之以利自可收到令领航者意料之外的双赢效果,我的工作量饱和了,其他的事别找我,忙死了,去找某某,这句话只怕慢慢就成为历史了,说句不客气的话,真当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从早忙到晚吗?不过是没什么动力那就慢慢做呗,反正就那点死工资,绩效工资就是扣死了普通员工能扣多少啊?要是碰上有个不作为的部门领导,那更不用担心了,绩效工资绝对不会少,为什么?咱部门经理的工作都是咱文员帮他做呢,扣咱的试试看!开个玩笑,哈哈。
其实,这样的坏处显而易见,本是内部人力调节就能完成的事,公司还要另外招聘人员,多招了人,管理成本自然增加,企业利润若不随之增长,就成负担,当然,想要做到完美的内部调节,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系统与数据库一定要完善优化,说到这点,笔者在小小吐个槽:
每个企业都不会缺少表哥表姐吧?咱们来算比账,估计企业老板都想抄了那帮整天对下面要报表的领导了:
问:表哥表姐下发表格让员工每日填写,限期上报,这些所需数据从那里来?
答:还不是系统中找出来的吗?
问:系统中的数据哪里来?
答:白痴都知道数据库是现成的。
好吧算账:内勤部门的文员每周填写报表的时间10个工时不算多也不算少,一个企业就算有5个部门吧,一周填写报表需要多少工时?等于多少人力支出?
若是连锁企业,各地子公司加起来,这类明明只要找数据库管理员就能简单导出的数据又要浪费多少人力?
企业花在IT上的成本是多少?两者之间重复劳动造成了企业多少成本浪费?若是再算上因这些重复劳动而产生的管理成本,如审核报表、制作报表、更新报表、索要报表,哇哈,幸好笔者不是老板啊,再算下去,都想吐口老血了,花那么多钱在系统投资上,结果企业内部还在人力手工处理报表。
若是分公司这么干损失还小点,可若总部下发表格要求分公司按要求填写,那乐子可就大了,举个例子:
有多少总部表哥表姐们敢吼上一声:我下发的表格没有一处设计有误。
至少笔者经历过的公司都没有,表格有没有问题不填写怎么知道,发下去填写下面人自然会发现问题,再改就是,反正也是下面的人重做,做表格的人是没压力啊。
这是好事吗?根本就是给总部拉仇恨不解释。
拉仇恨也就罢了,可总部的人一旦做事不严谨,这个口子一开,企业就不计算一下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吗?工时笔者就不谈了,老话一句,思想一旦形成,想改变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总部不严谨形成习惯,也别指望分公司对总部的指令不打折扣的执行,这之间企业的损失,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等于两字:惨重。
导出数据设计下公式,几分钟的事,很难吗?哪怕你不会导出数据设计公式,IT部门缺这样的人吗?人不在总部吗?非得绕个大圈设计表格、下发填写、发现问题、修改表格、重做表格、审核表格……
也不知道企业花那么大代价建设IT,还要大量人力手工制作表格做什么?关键是,所有分公司都得陪着你总部表格表姐们一起玩啊,顺带拉仇恨,当然,分公司也不缺少各个部门之间因为想要得到现成的数据而向其他部门索要表格之事,这之间又是一笔不菲浪费,得,笔者也不谈了,当然,笔者也不是想拉表哥表姐们的仇恨,提个小小建议,各位表格表姐完全可以向数据库工程师发展,这个岗位绝对吃香兼有升值潜力。
好了,想必这个例子已经显示出如今的企业内部,成本浪费有多严重,笔者也就到此为止。
写了这么多,其实笔者想证明的只有一句话:
绩效数据化=多劳多得=双赢
员工为公司做多少事,就拿多少钱,拿的多是你本事,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优者上惰者下,企业不愿养懒人,那就合理化缩小懒惰者生存空间,企业不吃亏,员工也不吃亏,双赢。
其实基层之中卧虎藏龙,有创新意识,能提出合适创新方式者决不缺少,可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那大家都只会不作为,若是有老板说,那位员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因之而节省或创造的利润,企业与员工按双方皆满意的比例作为奖金发放,也许,领航者们都能收到不少足以令自己惊讶的收获,因为公司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基层员工在操作啊,有多少领导是真正从基层依靠对公司的贡献而升职的?他们又提出过多少能够真正施行双赢的优化改革方案?
若是领航者拥有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员工,还有什么能阻止他龙腾四海、鹰击长空?企业一旦健康发展,企业文化自然形成,无需强行制定,无需花费不菲的培训成本,想要多劳多得的员工自会主动想方设法提升技能,优化工作流程,那还需要层层把关,领导复领导吗?
现代社会,没利益的事没人愿意做,笔者写这篇文章当然也有自己的野心,笔者不隐瞒自己的野心,这篇绩效创新思想笔者两年前便已经有所腹稿,从没对外说过,也没打算向公司提出,一者笔者只是个小小文员,公司也没有与之相应的奖励机制,说出来就算施行了,功劳也不是自己的,更何况,有几个高层领导会在乎文员的想法?贸然出头后果不言而喻。
之所以如今写出来,其实还是被生活逼的,笔者工作6年,跳槽四次,做过行政、做过后勤、做过人事、如今在做结算,工资是跳一次涨一次,可依然还是死工资,至今扣完五险一金,能到手的也就两千多,爸妈都退休了,为了给笔者存点钱,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每当看到二老白发已是遮掩不住,笔者心中自也心疼,笔者也想能让他们享受生活,毕竟他们那一代人身为工人出身,他们的辛苦人所共见。
这篇文章,若能引起轰动,笔者也许能够得到自己的机遇,寻到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哪怕没有这样的机遇,只要企业因这篇文章部分思想而触动,改革迟早势在必行,那笔者依然可靠未来的多劳多得而获得满意的收入,也希望不满现状,愿意多劳多得的朋友在认可这篇文章思想下,给予转载宣传,为大家共同的未来收入与利益,做份贡献。
人生难得几回搏,笔者也就冲动一把,投石问路吧。
文章结束,截取中下管理者小喷一下,大家就当看个笑话吧:
文员、主管、经理、总经理、总监、总裁
经理:那个某某文员,这是我出差的各种发票,给我贴好进我的系统走流程报销。
文员:(你还不是总经理呢,自己报销都懒的做,经理权限都给我了,我是你秘书?)
经理:那个某某文员,我的报销怎么还没到账?
文员:(都帮你走报销了,还要帮你盯啊!就这么懒,进个系统都懒得看下的?)
经理:那个某某文员,我在外面出差,进我的系统给我批下哪里的流程,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就过。
文员:(我都可以当经理了,现在什么社会,公司没配小钥匙吗?不能找个地方上个网?真当文员都闲着啊!)
经理:那个某某主管,现在的供应商不行,重新找下供应商。
主管:那个某某文员,找几家供应商联系一下。
文员:(……我忍)
主管:那个某某文员,供应商找好了吧,你和他们谈一下,合适就让他们报个价。
文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15:25:21 | 查看全部
很不错,你可以关注一下熊鹤龄这个人,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