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方法对了头 创新有劲头
——学习山东省电力公司班组创新工作室创建先进经验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 王新平
8月24日,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以《让每位职工都有创新这股劲儿》为标题报道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并引起了各行各业班组员工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当晚8点,来自全国企业的50名班组员工汇聚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网站聊天室,对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和有效运行展开了讨论。
大家赞叹山东省电力公司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山东电力有近3000个班组,其中有70%以上的班组建有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普及远超其他企业,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公司众多的创新工作室都得以有效运行,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如山东电力下属枣庄供电公司的“铁老师创新工作室”,从2011年创建至今已经完成创新成果40项……在枣庄供电公司,像铁老师创新工作室、红石榴创新工作室、鲁班工作室等班组创新工作室遍布于145个班组,在这里,创新不再是几个技术尖子和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创新成果人人有份,如今班组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创新的基石,不仅出创新成果,而且还出创新人才,许多普通员工正在班组创新工作室里脱颖而出,挑起创新大梁。
以此同时,大家也发现,许多企业的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与山东省电力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原本兴致勃勃创建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发挥作用,只是成了企业装点门面的一个招牌,还有的企业至今还没有一个创新工作室,这显然与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相距甚远。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大家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见解和思路。
有的职工认为,创新工作室是班组职工技术培训和创新实战的场所,只有在企业普及了,让广大班组职工参与了,那么班组创新工作才是名符其实,才有生命力,山东电力70%以上的班组建有创新工作室,一个“铁老师创新工作室”,两年多就完成创新成果40项……就是最好的例证!否则,仅仅浮在企业层面装点门面,没有真正深入到班组成为职工创新的有效载体和手段,这样的创新工作室就不可能发挥大的作用。为此,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运行必须走经常化、规范化的路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搞活动时突击用一下,活动结束就关门大吉,更不能成为企业装点门面的摆设、变成展览室,只看不能用。作为企业,在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上要树立“创新扎根班组、创新依靠职工”的观念,要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和普及班组创新工作室,让创新工作室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石,让创新工作室在班组遍地开花结果。
也有的职工认为,创新离不开正确的方法,创新工作室要想有效运行,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做指导。山东电力的创新工作室也用实战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关键是方法。红石榴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王建军发明了“三四五创新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创新过程的问题,铁老师创新工作室推行的 “5321”创新工作法拓宽了创新的思路和手段。类似这样的诞生于班组创新工作室、又用于创新过程的好方法,在该企业的许多创新工作室里层出不穷,青岛供电公司赫赫有名的夏晓斌创新工作室,检修公司人气极旺的高森创新工作室等,都因不断掌握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成为许多班组赶超的目标。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
还也有职工说,班组创新工作室要贴近班组实际工作搞创新。我们知道,班组工作在一线,熟悉生产工艺,知道产品情况,易于发现问题。为此我们要在生产工艺的创新上下功夫,在产品品质的创新上做文章。要着眼于解决班组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努力实现实现带着问题走进创新工作室,带着成果走出创新工作室,让企业和班组在具体工作中看到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价值,从而赢得企业、班组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班组员工走进创新工作,让班组创新之路走得好、走得远。像“铁老师创新工作室”完成的《生产过程标准化典型经验》、《便携式互感器极性试验组合工器具》等10多个创新攻关项目,以及“红石榴创新工作室”研发并获国优的《缩短中置柜断路器操作时间》创新课题等等,无一不是瞄准班组一线工作的实际问题实现的创新。
更有职工说,“稳增长、调结构” 创新工作室大有作为。国家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目标,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有效举措,也为我们实现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创新工作室提升水平正当时。因为技术创新是最具活力的增长动力,同样实现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创新工作室作为班组创新的一种有效载体和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班组所重视和认可,作为先行者,山东省电力公司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和取得的创新成果,不仅为我们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更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激发班组职工的创新热情,让创新工作室成为班组职工技术培训和创新实战的场所,为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