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倪元锦、关桂峰)早晨7时,王永琴像往常一样,麻利地穿上迷彩服,带好记事本和地图,推开门,径直奔向大山深处。分配苗木、按照设计图纸栽树、把关质量,是她日复一日的工作。
在北京市延庆县园林绿化部门,有远近闻名的巾帼“战斗尖兵”,王永琴就是其中一员。她们晨披露、夜覆霜,把青春与美丽献给了绿化事业,被当地人称作“春姑娘”。
三面环山的延庆是阻挡风沙入京的最后屏障。“我干造林这行20多年,经手负责栽植的树木大约40万株。”王永琴骄傲地说。从康庄南荒滩,到八达岭附近的群山,再到古崖居前山一带,几座荒山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1994年,王永琴刚参加工作便投身康庄重点绿化工程。而今,已经44岁的她带领一支约200人的工程队,每年负责上千亩林地的树木栽植与养护。
王永琴回忆,被称为“北京风口”的康庄当时地表全是大石头,种树需从别处调土并铺膜保水。“春季漫天黄土,风大人都站不住,大家‘全副武装’,只露出俩眼睛。”
每年3到5月进行春季造林,6到8月进行雨季造林,这是王永琴的工作日程。这半年时间,都是“5+2、白加黑”。当年9月到次年2月进入日常维护阶段,才能休上个周末。
“刚开始种树时,我才20多岁。”王永琴告诉记者,当时康庄的村民说,这里栽树是“一年绿,二年黄,三年进了灶火堂”,根本就活不了。“但我们一帮女孩子,就是不信邪,硬是把荒山秃岗变绿了。”
王海霞是延庆县平原造林办公室工作人员。今年初,她踏着没膝的积雪,迎着凛冽的寒风,手持GPS仪器,走村串乡逐一测量地块面积。按照计划,2013年延庆县平原造林“耕地转林地”的土地流转工作,须在开春前完成。
去年11月延庆县遭遇60年一遇的暴雪,几十厘米厚的积雪,在很多地方一冬不化。积雪太厚,看不清地埂,王海霞掉到雪坑里,再费劲爬出来,棉衣、毛衣被汗水浸透。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王海霞和同事一起,走完6个乡镇43个村,丈量土地26000亩,确保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如期完成。
延庆县园林绿化局副局长王淑琴1987年大学毕业后,从一名普通的林业技术员,逐渐成长为主抓造林绿化工程的副局长,她有很多荣誉称号,却一直说“我就是一种树的”。
今年王淑琴负责延庆县平原造林工程的策划、组织和实施。春节刚过,她带着施工队挖坑栽树,一忙就是40多个日夜,着急上火,嗓子说不出话来。恰在此时,王淑琴的胆结石病又犯了,大家劝她赶紧去医院,她却说:“现在哪有工夫,等树栽完再说。”
年轻姑娘爱打扮,但是长年在野外工作,“春姑娘”不能穿美丽的衣服,还要常年忍受风沙、紫外线对皮肤的侵蚀。“劳动布,大黄胶鞋,再裹个头巾,就走进野外荒山了。”王淑琴说。
“干林业就是‘大地美容师’,环境的改善,比自己个人的美更有价值。”她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