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这些理财产品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良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洗钱风险。
理财产品作为新的投资工具,通常会有许多大额资金的汇划。银行工作人员普遍认为理财产品和洗钱活动关系不大,放松了对部分客户的身份识别要求。一些洗钱者通过虚假身份信息来掩饰真实身份,利用频繁地投资理财产品,特别是短期和组合型的理财产品来掩饰资金真实流向。由于理财产品在购买后,客户账户中的金额直接被扣出,在其账户中不体现其金额,因此无法了解客户真实资金情况。洗钱者可以通过大量投资金融产品来掩饰非法收益。
而银行一般以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考核目标,容易忽视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导致银行工作人员对销售理财产品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反洗钱相关操作流程及法规学习不够,与当前反洗钱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对反洗钱知识了解甚微,难以有效识别可疑交易。
理财产品销售尽职调查也缺少识别方法。银行业普遍未能建立理财产品洗钱风险识别方法和产品风险管理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对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仅按照一般规定操作,如对已开立账户有业务联系的,基本上只审核客户的姓名、身份证件号码等信息,而对客户的真正职业、住所、理财动机、资金来源、财务状况等情况基本不了解。而对开立账户后利用转账或现金大额交付资金,银行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的更少。
如何加强理财业务的反洗钱工作?笔者建议,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理财产品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以“了解你的客户”为原则来确保理财营销人员取得客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检查客户信息的一致性,并要求客户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认其身份,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理财产品服务,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如对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向反洗钱负责部门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强化规范理财开户管理工作。注重把好开户准入关,认真审验客户身份,并通过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统进行核查。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对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认真做好信息登记,经常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对其职业、住所、理财动机、资金来源、财务状况等情况做了解。完善客户账户信息,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办理理财相关业务交易时均按规定留存有效证件复印件,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现金方式进行洗钱。在办理理财业务中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关注反洗钱系统内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并及时上报。
加强重点可疑交易报送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关于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要求,认真做好可疑交易的甄别,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对多次发生重点可疑交易以及客户身份与收入明显不符的客户要进行关联分析,开展尽职调查,建立客户动态的信息数据库,确保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重点客户和可疑客户的定期回访,利用谈话、询问、填表等技术,获取尽可能多的客户信息,加强资金管理,努力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报送质量,提升反洗钱风险的整体防控能力。
加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针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量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应对个人开立账户的数量加以限制,对一定时期内未发生业务的账户实行强制销户制度,定期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清理;开发商业银行间共享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信息的平台,减少银行间账户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效率和反洗钱监管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理财产品反洗钱队伍素质。理财产品销售反洗钱培训首先应结合实际,注重反洗钱操作技能的有效提高,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开展,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认识。其次要强化对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制度法规和日常操作,尽快提高一线反洗钱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操作能力。
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