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2|回复: 11

【中立】人才就是人才,关键在用才

发表于 2013-8-30 21:04: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企业提拔人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家看好的人,结果看走眼了、没有得到提拔;反而名不见经传的人,大家没有想到的人却提拔走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内幕?究竟是大家眼里的人才是人才,还是领导眼中的人才是人才呢?对此一定要客观对待,一定要厘清关系再做结论。一定要分清人才和用才的不同,不要混淆了两者的关系。不能因为大用就是大才,不要认为小用就是小才。自古以来,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比比皆是。
      从古至今,人才的标准多种多样,但看看当时历史上重用的人,有多少能到如今还让人叫好的呢?现在再看过往的人才,可以明白,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客观的,不是以大家认同或领导看中为转移的。尤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对人才可以有各种理论上的人才能力测评体系,也有实践检验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高下。他的能力就在那里,换成别人也可能会做,但绝对不一样的速度,不一样的效果。可以说人才就是人才,他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谁说是人才就是人才了,谁说不是人才就不是人才了。人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历史性地评价一个人,才知道当时对历史起的作用是如何巨大。人才是磨灭不了的。
     但为什么人们对当时当下企业和社会人才现象,会有那样的感慨和疑问呢?关键在于人才的运用。可以说,用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一个领导有权决定自己用什么样的人才。就是有的时候你就是人才,也挡不住人家不用。国企里面,一般在一把手更换的时候,肯定有自己的得力助手在一同空降,在那里去开创局面。单打独斗者向来不会成功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你再是人才,也暂时无法为其所用。在讲究团队作战的情况下,有好多就是带团作战的。蒙牛团队从伊利集团裂解出去就是一个有力明证。可以说用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主管,领导是起决定作用的。自古就有小材大用,大材小用之人,这是很自然的,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主管有自己的人才观,有自己的爱好,自然也就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可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种情况下,职场规律也是适者生存的法则,你不适应就不能被人所用。但不用未必就是自己没有能力,就不是人才。很可能就是你对人家来说是不适用的。二是人才也有好用不好用之分,有的人才恃才傲物,根本不把领导放在眼里,自然就不被领导所用。有的人是顺才,能满足人家的需要,能可靠地执行下去,而不变形,这样自然就能被利用或者重用。三是能被重用之人,必有自己被人看重的地方。适合领导的胃口,可以说领导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你就是的话,就可能被重用。和珅和刘墉,在乾隆那么精明的皇帝眼里都同时被重用,更何况普通的领导。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还不值得我们各类人才思考吗?好多时候,人是主观的,影响能力的发挥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性格不能容忍,就会导致性格决定命运。因为个性可能影响自己的发挥,也更会影响别人的使用。
     我们企业里也有很能干事的人,但因为不注重团队配合,像孤胆英雄一样,结果还是不能被领导重用,所用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人才,而没有被领导重用,那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缺在什么地方,要知道不被重用之人才,必有人才本身其他方面的短板,或者是性格,或者是做事风格,也或许的道德等各方面。而被我们小看没有任何能力的人呢,人家被领导重用,刚开始我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领导这么没有眼光,竟然用那样的人,可是后来想开了,的确在人际关系或者某些方便是自己欠缺的。而这欠缺正是人家拥有的长处,所以人家能脱颖而出,而自己就是本事再大,也终究被用,但不被重用。
      我们不仅要强调锻炼自己如何成才,更要学会如何自己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或者成为领导重用的人才,为社会、为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被淹没,也不枉自己的苦心励志。当然也需要领导们要识别人才做伯乐,还要懂得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浪费人才,不埋没人才。
      人才就是人才,但人才必须用才能展示才能,才能将才,转化为财富。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人才,就是真有才,也是伪才,终究要沦为闲置之才,无用之才。学高八斗是为什么,贵在学以致用。人才冲天是为什么,也同样是才以致用。不被用的人才,终究是无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21:09:00 | 查看全部
老师的大作就是有气势,掷地有声,令人振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1:10:42 | 查看全部

回 1楼(鲁宝林) 的帖子

感谢鲁老师点评,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22:30:25 | 查看全部
人才就是人才,但人才必须用才能展示才能,才能将才,转化为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07:05:54 | 查看全部
孙老师这篇有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07:06:20 | 查看全部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07:07:25 | 查看全部
可见老师的参与,不仅是文字能力的增强,还有思维的高度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07:07:56 | 查看全部
本人很喜欢这篇的论述,向孙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1 09:02:59 | 查看全部
人才就是人才,他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谁说是人才就是人才了,谁说不是人才就不是人才了。人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历史性地评价一个人,才知道当时对历史起的作用是如何巨大。人才是磨灭不了的。
学习孙老师的雄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5:51:08 | 查看全部

回 3楼(我的中国梦) 的帖子

感谢老师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