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28|回复: 8

赏识激励,员工“不行”也变“行”

发表于 2007-9-17 13:21: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赏识激励,员工“不行”也变“行”
事件:陈桦从不行变行
    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机动科陈桦,说起他的成长经历,颇有戏剧性。
    上世纪90年代初,陈桦从松藻煤电公司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渝阳煤矿,在采区当了一名机电工人,由于初初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对煤矿工作流程、井下生产环境、班组人际关系非常陌生,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一个不懂事的懵虫虫。当时,他所在班组的领导不知为什么总不喜欢他,始终认为小陈不实在,不适宜当技术工人,有几次在定编定员的时候差点被淘汰下岗。其时,小陈自己也很苦闷,从学校读书毕业到分配参加工作,并没什么出格的言行举止,领导为什么就不喜欢?同事就不给一点精神支持?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陈桦班组的领导换了,来了一个爱说爱笑的中年人,没过多久,新领导就在一些公开场所有意表扬陈桦,说小陈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现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弱,是一个可以培养造就的人才。慢慢地,小陈在新领导的赏识和培养下锻炼成了班组技术骨干,后来,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陈桦成长为了统领全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机动科长。
    如今,当上科长的小陈,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感慨万千地说,要不是换了新领导,我可能早就在这个企业里干不下去了,更不说什么成长成才。
评说:赏识是成长的前提
其实,在企业里,小陈这种情况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小陈应该说算幸运的了,他最终是遇到了“伯乐”,被赏识他才能的新领导培养成长起来了。试想:要是小陈没有遇到赏识他的领导,他能成长成才吗?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有一个领导认可赏识的激励环境。
    领导如何去认可赏识员工?一是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能以学历、职称、个人喜好去衡量,一定要本着重能力、看人品的原则去判定,千里马都是伯乐识马培养起来的,而一个员工的成长成材,除了员工本人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才能外,笔者认为重要的是需要领导的赏识与激励。因而,作为基层班组员工的领导,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一个人的长处,多给予员工赏识与鼓励,少一些责怪与批评,让员工充满自信。班组不是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吗?“领导说你行,不行也都行;领导说你不行,最后行也变成了不行”。笔者在想,这句顺口溜也正是说明了领导给予员工赏识和激励,让员工有了自信心后的变化结果。二是要给适度的成长压力,领导赏识与爱惜员工,但决不能溺爱,要多给员工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去挑担子磨练。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起来的,一个员工,即便其再有天赋,如果不去引导,不去培养,让其在自由自在的“温室”环境里,终究也不能成长起来。(岳万梁)
    重庆市綦江县渝阳煤矿党委办公室
    邮编:401448
    联系电话:(023)487321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3:22:54 | 查看全部
你是快速反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6:09:05 | 查看全部
顺口溜本来是贬义的,被您化腐朽为神气,超强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22:06:1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赵则阳于2007-09-17 16:09发表的  :
顺口溜本来是贬义的,被您化腐朽为神气,超强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确实如此,本来是贬义的,被转化得恰如其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1:05:41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6:00:32 | 查看全部
感谢启恩的捧场,你的文章写的还有彩,我也自己要求自己经常学习你细腻精到的行文风格。岳万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22:07:4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澧水旺仔于2007-09-18 13:41发表的  :
岳老师的稿件短小精悍,写得很精彩,学习了!我觉得文章不是很长,如果取消小标,合为整篇,整体效果应该更强。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22:45:37 | 查看全部
赞成启恩对此文的意见.尤其是所举的例子很典型,也很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22:52:35 | 查看全部
支持岳老师,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