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1|回复: 1

[已见刊] 中华气虎王

发表于 2013-9-6 10:01: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华气虎王
——走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功勋气井”自二井站


    一走进自二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口前一块醒目的汉白玉石碑,上面镌刻着四个虎虎生威的大字:“功勋气井”。带着对石油精神的敬仰和钦佩,记者慕名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功勋气井”自二井站,感受铸就功勋的源泉。
   站长罗敏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二井从1960年5月16日投产已来,已连续生产了53年,累计产气近50亿立方米,因而,被誉为“中华气虎王”。 1990年被四川石油管理局命名为“功勋气井”。 2004年3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自二井站还先后荣获“西南油田分公司红旗班组”、集团公司“先进班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70多个荣誉称号;她的前任,第十任站长邓红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罗敏说,8年前她毛遂自荐,通过竞聘当上自二井的站长,到自二井工作实现她的梦想,她很幸运,交谈中罗敏脸上写满幸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的自贡,坐落在四川盆地南缘,钟天地之灵气,毓万物之神秀。享有“中华气虎王”美誉的“功勋气井”——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自二井,这颗璀璨的明珠,就镶嵌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漫步在自二井站内,处处都感受到一种被历史包围的荣誉感。从纵横交错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连接采油树的封井器以及采油树上几只铸有“上海公私合营义昌机器厂”的60年代闸门,仿佛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功勋气井”走过的辉煌历程。
   凌晨惊魄,众英雄抢险奋不顾身
   1958年3月27日,是川油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敬爱的毛泽东主席冒雨视察了四川油气田隆昌气矿。领袖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给予川油人极大的鼓舞和无比的兴奋。仅两年后,在自二井就发生了一幕舍生忘死,勇擒“气虎”的壮举。
    1960年4月18日凌晨,自二井在钻至井深2260.5米时,突然放空4.45米,井大漏, 原隆昌气矿R3209钻井队的职工闻警铃声无论是当班的,还是轮休的,都无一例外的扑向了井口,顶着强大气流的冲击,冒着硫化氢中毒的危险挖泥、挑土、搬运材料,人工抢配泥浆压井、抢装井口和输气管线……即使先后有十一位勇士晕倒在抢险现场,也没有一个人想到过退缩!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全力配合之下,经过长达29个昼夜的艰苦奋战,大家终于把这只放荡不羁的特大“气虎”强行锁回了地宫!用血肉之躯保住了这口特大气井。
   从此气虎王与自二井人邂逅,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奇。
    流金岁月,驯虎人调教张弛得法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盐都凤凰坝上轰轰烈烈,预示着一个传奇和英雄团队的横空出世!
   1960年5月16日自二井正式投产。投产当年自贡市每天可节约原煤2500吨,运煤车皮42台、运煤汽车600余车次、运煤和生产工人6800余人。
   老一辈自二井人的回忆说,当时一边生产一边放喷,气流声响之大,在井场内两个人并肩站立,任凭其中一个如何扯开喉咙喊话,另一个愣是听不见!你感觉到无论是身边的设备,还是脚下的土地,都在震动和摇晃之中,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上下牙齿在不规则的颤动着……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二井人硬是做到坚持精确录取每个资料数据,从未出现过误取、漏报。他们深知,这口井不仅压力高、气量大,而且井内存有大量泥浆,产气通道不是直来直去的油管,而是由井下钻具与套管的环行空间。这就意味着只要值班人员稍有懈怠,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后果难以想象!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心,使自二井人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采气模式,那就是“两勤两及时、一加一准一叙述”:即对生产数据勤观察、勤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排除隐患;而所谓“一加”就是气井出异常加密录取资料和上报的频率;“一准”就是准时录入各项数据,“一叙述”则是要求用文字简明扼要地叙述(记录)出气井的生产情况,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心中有数,才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精耕细作,科学管理五救自二井
   自二井这口功勋气井,靠自二井人精心管理。投产13年后出地层水,生产后期遇到了压力低、产水多,只能套管生产,不能关井,不能压井,修井等困难。1982年11月至今,自二井曾五次面临“死亡威胁”。在自二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自二井人先后采用了泡排、增压机气举、过油管射孔、液氮解堵和螺杆钻具解堵工艺措施(其中螺杆钻具解堵工艺首次在四川油气田上运用),这些措施一次又一次使自二井化险为夷。
   据悉,53年来,自二井井口压力已降到0.22至0.28Mpa之间,如何在如此低压的情况下,使自二井稳产高产?针对自二井既高产又脆弱,且井口压力低的实际,自二井人细心观察,不断总结,探索出了一整套管理自二井的应急预案。
    要保自二井气水同产正常和气质达标,就必须严格把好起泡剂的入井关。自二井人凭借“一看、二摸、三闻(嗅)”的实际经验,坚持不懈地做好起泡剂的加注工作。起泡剂是一种化学产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其粘稠度较高。每次检测都会让人泪流不止,鼻子也呛得历害,在寒冷的冬季手接触到更是刺骨冰凉,但为了自二井,他们以“在岗1分钟,负责60秒”的工作责任心,注重观察、认真记录和总结分析井口油、套压的变化,摸索出一套合理的起泡剂注入时间、注入量及相关参数,坚持把好起泡剂的入井关。
    罗敏说,去年10月的一天,岗上员工在巡检时发现油压上升较快,气井出现异常(气量瞬间回零),自二井又面临被水淹死的危险。他们沉着应对,按照气井应急预案步步确认认真操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自二井又一次化险为夷。
   勤俭持家,一分钱当成两分花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由奢”的古训,深深影响着自二井人。
    在日常管理中,他们发现污水计量表腐蚀性严重,加上堵塞不畅,需要经常更换,而每更换一只φ80计量水表就需要四百多元。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他们每次都将换下来的旧表进行拆卸、清洗、维修,在确保计量准确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每年可节约经费一千多元。
    化学排水采气使用的起泡剂、消泡剂每吨价值六七千多元,由于装起泡剂和消泡剂的桶在设计有缺陷,不能倒干净,部份液体残留在桶内,很是可惜。按常规不去收集,也并没有人指责他们,但他们想方设法将这些不起眼的零星起泡剂、消泡剂收集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一年下来节约起泡剂一千余公斤,消泡剂四百余公斤,节约成本近一万余元。
   如今,“修旧利废、降本增效”的观念已经深入自二井人的思想深处,自二井人明白:平时从点滴积累,用时可解决大问题,勤俭节约在这里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续写辉煌
    走进该自二井陈列室,看着一幅幅定格的照片、一件件展品,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石油人“奋不顾身,拼命也要拿下大气井”的动人画面穿越时空呈现在眼前,照片上的人虽有的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有的已到耄耋之年,但他们的付出和希望得到了回报与延续,更多的年轻人接过了保护自二井的重任,承担了继往开来的责任,挑起承先启后的光荣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年轻一代自二井人的精心管理下,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一定能把这一口井管理好,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至,这一口井的明天生机依然,活力无限……
   向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敬仰、敬礼!
    53年时光,一口气井,几代石油人的呵护,做得是同样的一件事情——想方设法保护好这口井。自二井人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双手,运用科学技术,不抛弃、不放弃,使这口井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里程中傲视群雄,虎气十足,并为之争得了几多荣光,几多辉煌。这口井也因为这群人的执著守护,细心呵护,精心管理成为“中华气虎王”,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有人说:一个人一旦把自己的命运融汇到事业和理想之中,就能产生无可估量的精神力量。爱岗敬业,将自二井精神传承下去、弘扬开来、发扬光大,新一代蜀南石油人,使命光荣。
    大家说:一口气井,几代人;一项事业,一种精神。愿“中华气虎王”保持活力,愿自二井精神生生不息!
    (自贡采气作业区  谭周德 图/文)

链接:自二井精神
无私无畏——热血青春献给大气井
精耕细作——榨干吃尽采出每方气
团结拼搏——让奇迹在我手中传递
勤俭持家——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图(3)作业区组织青年团员、新来的大学生接受企业精神伎教育。谭周德摄.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07:04 | 查看全部
中华气虎王图征
图(1)自二井井口。谭周德摄1.jpg
图(2)精细管理,斤斤计较。岗位员工用衡器计量起泡剂娄班用量,并记录在案。谭周德摄.JPG
图(4)生产现场进行气井动态分析是自二井员工的必修课,也是“传帮带”最好的课堂。谭周德摄.jpg
图(5)祝福祖国。谭周德摄.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