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25|回复: 14

员工创新之变凸显企业改革发展成就

发表于 2008-10-29 15:34: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创新之变凸显企业改革发展成就
  郑岩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企业员工无论从创新的手段工具、组织形式,还是创新成果的成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组员工的创新手段工具实现了从“小米加步枪”到“洋枪大炮”之变;创新的组织形式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而创新的成果效用则实现了由从“小打小闹”到“鸿篇巨制”的转变,由此也充分印证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手段工具:从“小米加步枪”到“洋枪大炮”

  10月28日上午,笔者到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10#注聚站对班组员工创新进行专题调研,看到站长尹胜和老职工陈平正在忙碌着。只见一会儿尹胜摆弄一下DDZⅢ电参数测试仪,一会儿陈平在分散装置变频器键盘上摁几下,一会儿俩人又聚在一起嘀咕几句。过了大约半小时,只听尹胜说了一声:“这下好了,电压下降到100多伏,电流下降到8安,跟原来计算结果相同。”
  “是啊,我们成功了!”尹胜和陈平非常默契地击掌相庆。
  这时,笔者赶紧上前祝贺:“真厉害,土专家的称号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尹胜表情很轻松:“哈,您太客气了。这项成果能够成功,主要归功于手里的家伙好啊。您看过电视剧《亮剑》吧,李云龙敢于向强敌发起反冲锋,是手里的家伙厉害啊!”
  “对头!原来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做个计算要用老式的尺子,做简单计算还要捣鼓半天,还不准,后来,队长拿来一个计算器,能做计算,都把我们看傻了。”年过半百的陈师傅快人快语:“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计算机了。如果说过去是‘小米加步枪’,那么现在‘鸟枪换炮’,都是清一式的‘洋枪大炮’了。”
  “是啊,企业发展就是快啊。”笔者附和道。
  “原来设备比较落后,干活主要靠抡管钳、大锤,现在,自动化程度高,干活要靠用脑子了。如果没有这些现代化的仪器、仪表,不要说搞创新,就是正常的活也没法干啊。”尹胜感慨地说。
  是啊,现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自动化控制程度很高,职工创新的工具手段与原来不可同日而话,像以前那样搞人海战术不行了,靠卖大力气、抡大锤干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成果成效:从“小儿科”到登上“大雅之堂”(从“小打小闹”到“鸿篇巨制”)

      “我们这项成果主要通过调节变频器的V/F参数来降低电机的有功功率,每小时可节电3千瓦时,节电率达15%以上,在3套分散装置上应用效果都很好,建议下步在全中心12套装置上推广应用。”10月29日上午,三采中心职工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工人技师、站长王来庆面对十多名专家、评委底气很足地发表自己的成果和见解。经过评比,该项成果因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了中心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赢得了专家评委和与会职工的一片掌声。
      “以前我们搞创新就是在注聚泵填料函上加几个铜垫片,减少漏失量,顶多就是再加个废皮带组合一下。现在说起来,那时候的创新真是‘小儿科’,现在要追求成果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效益的多少了,要能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还要有推广价值。这个成果说是‘鸿篇巨制’也不过份,编写的文件就达10页,多媒体做了30多张,也算图文并茂呢。”王来庆兴奋地对笔者说。
  “现在企业对职工创新越来越重视了,我的成果主要是降低注聚单耗,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每年可节约用电5万多千瓦时,这个创新成果真是解决大问题了。原来,我们站电费和班组成本月月超支,月月扣奖金。现在好了,成本连续三个月成本节约了,我在班组拿到最高奖,大伙都拿到了高奖金。麻烦您多宣传一下我们的创新做法呀”二等奖获得者孔志刚简直有点手舞足蹈。
      据了解,几年前这个中心职工每年创造的成果只有两三项,技术含量不高。而现在,创新成果已由原来的“小打小闹”变成现在的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今年共创造小革新成果2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30项,无论是复杂程度还是技术含量到成果汇报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从原来的“小儿科”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生产现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组织形式: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

  “老弟,又要麻烦你一下,我前段时间琢磨了注聚泵阀座提取器,我已画了个草图,还是你给我画个零件图到机械厂加工一下。”
  “好说,好说,咱们合作又不是一回了,马上给你搞定。”这是10月26日上午,笔者在三采中心9#注聚站听到王多义和李龙的一番对话。
  当笔者问起改革开放以来的职工创新情况时,50出头的王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我那时到现在一直爱琢磨个事儿,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可原来大伙都各干各的,弄不出啥大名堂来,比如我根本不懂计算机,也不会制图什么的,好的想法比划半天别人也听不明白,拿不出真家伙来。现在好了,我通过创新兴趣小组活动吸取大伙的‘头脑风暴’,效果就是好。可以说,现在队里搞出来的每项成果都是大伙集体智慧的结晶。”
  李龙也体会很深:“大伙拧起一股劲力量真是不得了啊。以前总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就能行,现在看来要是还象过去那样,想一人包打天下,想搞个成功的创新根本没门。”
  王师傅进一步回忆到,过去职工经常单枪匹马地悄悄干,造成创新成果技术含量低,岗位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向往来’,存在很多重复创新的情况,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成果也难以推广,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酒香也怕巷子深’哪”。
  “那现在队里怎么组织的?”笔者很感兴趣地问。
  “现在队上成立了‘技术创新兴趣小组’,专门负责技术创新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评价发布和推广工作,使出自职工之手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转化效益也相当可观。”王师傅意犹未尽地感慨道。
  当笔者了解到这个小组创新的过程,感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集聚职工“头脑风暴”,让团队中的每个人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可以肯定地说,团队协作,团队智慧的叠加大大地缩短了职工创新成功的进程,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5:41:11 | 查看全部
顾老师真是厉害,又出大作了,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5:43:55 | 查看全部
顾老师的大作又面世了。好好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6:31:1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王兴刚于2008-10-29 15:41发表的  :
顾老师真是厉害,又出大作了,祝贺
写得有点长,还请多提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17:23:05 | 查看全部
仔细研究学习顾老板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0:14:03 | 查看全部
团队协作,团队智慧的叠加大大缩短了职工创新成功的进程,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0:34:24 | 查看全部
仔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0:52:1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张耀杨于2008-10-29 17:23发表的  :
仔细研究学习顾老板的大作!
向张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1:27:06 | 查看全部
仔细学习顾老师的文章,支持顾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1:56:0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楼刘浩军于2008-10-29 21:17发表的  :
太牛了,坚决顶起
向刘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