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魏晋时,在古山阳(今河南修武县)之地的嵇公竹林里聚集着七位名士,
经常聚集在竹林底下,悠闲的吟诗唱和、喝酒清谈。其中一位名嵇康,世称
嵇中散。嵇康相貌非凡,善于音律出身贵族,是曹操的侄孙女婿。其时,曹
操虽死,但余威尚在,如果循着这层关系去爬官,去过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
,这对于嵇康来说,确实太容易了。但嵇康却采取了一种“反叛”的姿态。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不去当官,反在洛阳郊外开了个“铁匠铺”,自
得其乐。当显赫的高官钟会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
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钟会
对此记恨在心。
正像偌大个世界中,没两棵竹子会是一模一样的,竹林七贤是七个人七个
样。这七棵“竹子”,摇曳多姿,各有各的静态舞姿,各有各的青黄季节,
各有各的风韵精神。竹林七贤中的山涛投靠了司马朝廷,担任了一个很大的
官职:尚书吏部郎。在他就要另外高就的时候,朝廷要他推荐一个合格的人
继任,他真心诚意地推荐了嵇康。嵇康知道此事后,立即写了一封绝交信给
山涛。山涛字巨源,因此这封信名为《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是一封很长的
信—— 听说您想让我去接替您的官职,这事虽没办成,从中却可知道您
很不了解我。也许您这个厨师不好意思一个人屠宰下去了,拉一个祭师做垫
背吧?……阮籍比我醇厚贤良,从不多嘴多舌,也还有礼法之士恨他;我这
个人比不上他,惯于傲慢懒散,不懂人情物理,又喜欢快人快语;一旦做官
,每天会招来多少麻烦事!……我如何立身处世,自己早已明确,即便是在
走一条死路也咎由自取,您如果来勉强我,则非把我推入沟壑不可!不是我
故作清高,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当官,就像我们不能把贞洁的美名加在阉人身
上一样。您如果想与我共登仕途,一起欢乐,其实是在逼我发疯,我想您对
我没有深仇大恨,不会这么做吧?我说这些,是使您了解我,也与您诀别。
山涛也是一个很大气的名士,当时就有人称赞他的品格“如璞玉浑金”。他
与阮籍、嵇康不同的是,有名士观念却不激烈,对朝廷、对礼教、对前后左
右的各色人等,他都能保持一种温和友好的关系。但他并不庸俗,又忠于友
谊,有长者风,是一个很靠得住的朋友。
嵇康这封信很快在朝野传开,朝廷知道了嵇康的不合作态度,而山涛,
满腔好意却换来一个断然绝交,当然也不好受。但他知道,一般的绝交信用
不着写那么长,写那么长,是嵇康对自己的一场坦诚倾诉。如果友谊真正死
亡了,完全可以冷冰冰地三言两语,甚至不置一词,了断一切。总之,这两
位昔日好友,诀别得断丝飘飘,不可名状。也有人说嵇康这么做是因为想要
保全山涛,因为当时的晋朝统治者,已经对嵇康的不合作态度十分不满意,
而山涛又是嵇康的朋友,所以嵇康这么做就会让他们认为山涛和嵇康没有关
系了。
却说嵇康因为得罪了小人钟会被罗织罪名处死,有趣的是,嵇康临刑前,
对儿女最放心的安排是,叫他们投靠山涛(山巨源)。而在嵇康死后,山涛
一直悉心照料并抚养着他的儿女。嵇康在临刑前夕,还写了一篇《家诫》,给
他十岁的儿子嵇绍。洋洋千言,其语谆谆,教育他千万不要像自己这样走上
一条不归路。概括起来是:将来千万不能充硬汉、好汉;领导送人时,不要
跟在后面,因为有朝一日领导给别人小鞋穿时,别人会怀疑是你在煽阴风,
点鬼火;在酒宴上,碰到有人争论,不要在旁边看,要走开;别人劝酒,你
即使不愿意喝,也不能拒绝,而是要谦卑客气地端起酒杯……
这是嵇康对自己所坚守的人格发生动摇了吗?是对自己所认定的信仰
有所悔改了吗?都不是!这是一个父亲在临刑前,对儿子所倾注的大爱。他
希望自己的儿子好好的活着。写到这里,又想起另一个父亲,同样的父爱,
他就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撒拉热窝》里的老游击队员谢德,他是那
么疼爱他的女儿,并不让他的女儿参加游击队,因为用他的话说:‘他希望
她(自己的女儿)活着!’,但是,谢德的女儿偷偷参加了夜袭德军街头军
车的行动,在行动中为营救自己的心上人牺牲了。德军在广场架起机枪,准
备把前来认领亲人尸体的南斯拉夫人全部打死。老游击队员谢德知道这一切
,但他心疼的看着女儿的尸体,不顾一切的走过去,一样的父爱,不分中外
古今。
嵇绍果然听从了父亲的临终遗言,忠心服务于司马帝王家。他后来服侍的
晋惠帝,就是那个听到青蛙叫,便问:“是为公鸣,还是为私鸣”的史上最
傻的皇帝。晋惠帝,名司马衷(公元250年——306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
炎之子。可马炎死后继立为皇帝,在位17年。司马衷生性愚钝,不懂世事,
除了贪图享乐之外,别无所知。从师数年,竟识不得几个字。一次他在华林
园游玩,听到一片蛙声,觉得有趣,就问内侍道:“这呱呱乱叫的声音,到
底是为官事还是为私事?”侍者巧妙地回答:“在官田里叫的为官。在私田里
叫的为私”。还有一次,各地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司马衷对此大惑不
解,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弄得人们啼笑皆非。
嵇绍字延祖,非常孝顺,他在父亲过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
的重责,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
的父亲一样富有音乐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
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
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
眼见兵败如山倒,惠帝随驾的官员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
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苍茫之时,就在这紧急的关头,
只有侍中嵇绍一人,朝服冠冕、俨然不动,独自紧随在皇上的身边,护卫着
他的安全。这时,无数森冷的飞箭,从四面八方对准皇上的御辇射了过来,
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全身挡住了雨点一般的流矢,一时间,鲜血不断
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簇簇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惠帝
双手抱住嵇绍,伤心的痛哭。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伤
感的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看来,晋惠帝并没有傻到家。
嵇康被皇帝所杀,嵇绍却替皇帝去死,人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嵇康没
想到,不但为自己设计的自由与独立之路走不通,就是为儿子设计的平安
而庸常之路也是行不通的。这也许就是世人敬畏的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