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看到电视节目中或公司里那么多油头粉面、衣着光鲜、神采飞扬的老板形象,一般人绝对不可能把他们与"精神病"联想在一起。实际上,他们中的个别人病得还不轻!
其实,精神病老板远比你想象得要普遍。美国畅销作家马莎?史都在2005年最新出版的《精神病就在你身边》及最新一期的美国《高速企业》杂志封面故事"我的老板是精神病",就深入探讨:你的老板有可能是"精神病"吗?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老板?
尽管仍有不少人汲汲营营于追求CEO的头衔,然而如今它的"品牌形象"已跌落到前所未有的低点。很多公司业绩直直落,大老板薪水却三级跳。他们也是一群付出极少的金钱,却掌握公司经营权的投机份子。
我的老板会是精神病?
这些人实在称不上是企业领导人,而是一群"企业精神病"。
依据心理学解释,"精神病"指的是"缺乏良知"的人。良知的定义是:基于与某个个体或组织的情绪依附而产生义务感,凡事不会只考虑自己,同时会顾及到其它人。
根据美国《高速企业》杂志的报导,企业精神病的性格具备3大特点:
1.赢得游戏竞赛是生存目的。他们不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而是玩一场游戏。他才是主角,其它人仅是游戏过程中的配角,企业则是他们得以大显身手的游戏场。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取得主导地位、支配所有人。
2.利用别人是成功的必要手段。精神病老板眼里永远只有自己的成功,为达到目的,自私、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利用别人。
他们懂得如何包装自己,塑造明星般的完美形象;拥有难以抵抗的群众魅力,能言善道,轻易取得无辜大众对他的好感与崇拜,而自愿成为游戏中被牺牲的配角。
3.冒险是生活的必需品。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追求更多的刺激与冒险,原因就在于,"精神病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依附,当生活中少了情感的起伏与感动,便显得单调与无聊,"哈佛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马莎?史都解释。因此,他们必须一再寻求更刺激、更冒险的游戏,就像是染上毒瘾一般。
然而,人格的缺点只揭露了一半的事实。假使没有环境的配合,他们也无法真正如愿。
当今的经济环境是豢养这群企业精神病的温床。永无止境的企业缩编、组织再造、并购,混乱失序、快速变化的环境供应这群饥渴的精神病源源不绝的刺激感,更为他们的恶形恶状提供绝佳的掩护。
当然,投资人也脱离不了责任,凡事只问绩效,要求企业每季、每年业绩持续成长、股价持续攀升,更助长了有心人操作的空间。没有人会去费心察觉,这一切原来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漫天谎言所堆积出的空洞假象,最后只得眼睁睁看着毕生的心血一夕之间化为泡影。
自恋也是一种精神病?
讨论至此,很多人一定会联想到另一种常见的企业领导人特质:自恋。或许你认为,自恋是一种负面人格特质,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
史蒂夫?贾伯斯、杰克?威尔许、比尔?盖兹这些成功的领导人正是《自恋式领导》的作者麦可?麦考比所称的"有生产力的自恋者":同样极端自我、缺乏同理心、不关心其它人的感受、固执己见。比尔?盖兹就常对员工说:"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想法。"史蒂夫?贾伯斯也常常嘲笑某个人是"小丑"。
但他们不是所谓的精神病老板。
这群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人与精神病老板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想要改变这世界,达到他们理想的境界,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麦考比强调。他们只是缺乏同理心,但仍保有良知。他们对公司有相当深的情绪依附,甚至可以这么说,公司就是他个人的延伸。
当然,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人也可能沉醉于权力的诱惑而失败。麦考比认为,有生产力的自恋领导者如果能搭配"有生产力的强迫症者",也就是强调控制、执行力强的经理人,就能达到良好的互补效果。例如安迪?葛洛夫选择克雷格?贝瑞特担任营运长;比尔?盖兹选择史蒂夫?鲍曼担任营运长。
相反的,正如同前面所提及,精神病老板对公司没有任何的情感联系,他们最在乎的只有自己。
现在,你终于认清这些精神病老板的真实面目。但是,你更想知道的是:要如何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不是精神病?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权威罗伯特?海尔曾设计出一套"精神病检核表",共有20项人格特质指标,已成为全球临床诊断的标准。
如今海尔依据这项检核表重新设计"企业精神病检核表",归纳出8大人格特质:
1 能言善道,有群众魅力。
2 过度膨胀自我价值。
3 说谎成瘾,以此自豪,且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被拆穿。
4 善于欺骗与操弄,满足自我利益。
5 没有任何罪恶感?
6 认为耍手段是成功的必要之恶。
7 情感冷淡。要成功就得保持冷酷,情感是输家的代名词。
8 缺乏同理心,无法感同身受。
9 不愿为自己的行为或决策结果负起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