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创新改变班组环境
彭娇妍
“只要大家都努力,共同想办法,再来十个‘黑色地带’咱也不怕!”望着输煤系统大楼内现场卫生和规格化显著的改善,所辖区域被大家一致认可为“标杆系统”的荆门石化锅炉车间输煤大班班长明德慧由衷地感叹。
10月29日上午8时,明班长巡检时笔者发现,虽然这天是阴雨天,但承担车间两台CFB锅炉主要燃料“煤”供应的输煤系统,设备表面、地面、门窗依然亮光洁净,见不到一粒灰尘;现场的辅助设备、专用工具也整齐有序地在即定位置,空气中的煤粉尘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系统”。
然而,这在该班实行班内“精、细、实”化管理模式以前,却是判若两样。设备启动状态下的输煤系统粉尘四溢,虽然操作人员戴着呼吸口罩、脚上穿的高筒胶鞋,但从大楼走一趟下来,头发里、衣服上还是会有大量的煤屑,胸口也会因煤粉尘的原因而发闷。因此,这里成了班员们不愿去、也不愿意问津的“黑色地带”。
年初,明班长组织大家开展“输煤大班技术攻关”和“向全体班员征求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并将大伙提的5条相关建议上报车间。争得支持后便和班员们采取在每个落煤口加设档板的“系统隔断法”, 使煤粉尘和风在重力作用下,向即定的方向被集中吸收走。再在一、二级振动筛处加装“防尘罩”,防止细小的煤粉尘四溢飘散,有效改善了系统内粉尘飞扬的现象。
在对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后,他又将现场的所有设备卫生细化至每位班员头上,并配合车间对其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工作环境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几位吵闹着要调岗的职工,现在还主动承担起了班组安全员的任务,自觉为所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开展巡回检查。”明班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