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靠如此造假?卑劣愚蠢!
漫画:湖南邵阳为求民众“好评”发短信
花钱买好评究竟“好”在哪?
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花钱买好评”实在是一种太过拙劣的手法,这样的事情必然败露,而且一旦公之于众,当事人费尽心力弄出来的所谓“好评”反倒会让自己名声扫地,收获如潮“差评”。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身子早已进入21世纪,可脑袋始终留在过去? 详细>>>
“说好话给补贴”不如花钱买教训
邵阳市有关部门给市民发短信——“说好话给补贴”,本质上是花钱买表扬,这样的做法坏处显而易见:一是干扰了民意,让上级部门了解不到真实的民意;二是不尊重民众的表达权和批评监督权;三是会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民众会感觉民调只是走过场、装样子,民意被再次戏弄了。一言以蔽之,就是邵阳市有关部门将上级部门安排的民调好事给办砸了,办歪了。详细>
“掺金”的调查还有几分民意“成色”
肩负千钧重,民意贵如金。弄虚作假、变相“收买”群众给好评,或是粉饰太平、诱导群众说好话,无异于掩耳盗铃,只会掩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埋下更大隐患。群众有意见、有异议很正常,说明群众有期待、有要求,若群众对政府调查彻底失去信任,甚至连声音都懒得发,那才真正可怕。 详细>>>
明码标价买“好评” 骗取政绩成“共识”?
时下,这种数据造假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上门做群众工作并提供标准答案;有的是让公职人员冒充群众;有的是不设差评选项,只提供“满意、很满意、较满意”选项。特别滑稽可笑的是,一些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官员“被满意”之后不久,因违法乱纪而锒铛入狱。这种制造“满意”的做法,一方面显然是相关部门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自信,另一方面则是欺上瞒下,骗取政绩。其行为的后果,便是阻塞了真实的民意,让民间的真相无法向上传达。 详细>>>
花钱买好话的民意调查真实民意有几成?
民意调查的目的,本是了解基层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政府效能评价提供依据,结果却变成了市民可以凭“好话”通话记录领取补贴。这不是花钱买“好话”吗?民意如此“被满意”,调查得到的真实民意还剩几成?群众“被满意”、民意调查“做手脚”,是一件皇帝的新装。 详细>>>
民调不能只分好坏更要知究竟
既然是省里面的民意调查,下边的部门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怎么可以只要求大家说好话呢?这样的“民意”反馈上去,还会是真实可信的吗? 透过这起民调风波,也可见出时下的很多民意调查颇有走过场的嫌疑,似乎在议题设置之初,就没有想着能够调查真实的民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详细>>>
鼓励公众参与民调,岂能走歪道
应该说,邵阳市有关部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有“收买人心”的嫌疑和暗示作用,有可能干扰到真实的民意表达。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公民的评价对象,同时,政府也应引导公众参与民调,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并对调查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