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6|回复: 9

[已见刊稿件] 【正方】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应该与福利保险厘清关系

发表于 2013-9-13 22:01: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朱芸锋: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应该与福利保险厘清关系
        对于劳务派遣职工,也就是平常说的“临时工”,实行“同工同酬”的时候,应该不能将企业的福利与保险等纳入其中。
        客观地说,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历史;所以尊重企业的历史,就得尊重为企业创造历史财富所付出的劳动或代价。企业职工之所以可以有别于派遣职工、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享受福利与保险,这都与其合理合法取得企业正式职工身份所付出的劳动有着很大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任何劳务派遣职工都能与正式职工一样地享受包含福利与保险的“同工同酬”,这反过来看其实是对原有正式职工的一种不公平。
        同时,现在语境中强调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事实上指的仅仅是他们付出当前劳动后的报酬,而不包括他们对企业其他责任、比如历史债务等负担的分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得到报酬权利的“同工同酬”、而缺乏共同承担企业压力或债务负担义务的“同工同酬”,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与保险,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应有之义。
        更何况,明确界定派遣职工与企业正式职工的“同工同酬”中,没有包括福利与保险,这并不是简单地歧视派遣职工,或者是粗暴压减他们相应待遇的说辞。相反,在明确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中没有福利与保险之后,企业还应该从确保派遣职工的生产安全、以及保障意外之后的赔付顺畅等角度,积极主动地为派遣职工考虑相应的保险。此外,每个有宽广胸怀、善待员工的责任企业,都应该从人性化管理的温情角度,为派遣职工考虑“同工同酬”之外的相应福利。
        也就是说,企业正式员工与派遣职工的“同工同酬”中,有着福利、保险的区别,这并非是说他们付出的相同劳动,就可能获得不同的物质回报;正式员工、派遣职工之间应该有着的福利保险差别,体现的恰恰只是他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历史和责任中,法理角度识别出的不同身份主体。无论是企业正式员工、还是派遣职工,都只有对企业发展历史、以及所有企业员工分担企业责任的客观判别、理性尊重,他们现在对企业发展所付出的劳动,才会在未来得到同样公正合理的回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22:08:20 | 查看全部
欢迎朱芸锋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22:08:49 | 查看全部
对于朱老师的守信用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22:09:27 | 查看全部
有老师支持事评论坛,论坛一定更红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22:11:03 | 查看全部
老师参加正方,可见文字功底深厚!而且思路清晰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3 22:21:05 | 查看全部
缺乏共同承担企业压力或债务负担义务的“同工同酬”,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与保险,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应有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4 08:39:28 | 查看全部
今天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4 08:44:46 | 查看全部
尊重企业的历史,就得尊重为企业创造历史财富所付出的劳动或代价。
是的。比如我们好几代人都奉献给了企业,几代人都是长期两地分居,不能见父母最后一面的员工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没有决定权和选择权,喜欢干的不喜欢干得任人提溜。如果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可能我的孩子学都上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4 09:04:49 | 查看全部
对,不能割断企业的发展历史,孤立地看同工同酬。。[quote]引用第7楼gdbjlyf于2013-09-14 08:44发表的  :
尊重企业的历史,就得尊重为企业创造历史财富所付出的劳动或代价。
是的。比如我们好几代人都奉献给了企业,几代人都是长期两地分居,不能见父母最后一面的员工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没有决定权和选择权,喜欢干的不喜欢干得任人提溜。如果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可能我的孩子学都上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4 09:08:34 | 查看全部
文字功底深厚!思路清晰,认真学习老师的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