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2|回复: 0

[七嘴八舌] 当前我国养老困局

发表于 2013-9-17 15:43: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我国养老困局
  
  ——养老院“十年等一床”
  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近2亿老龄人口“抢”400万张床位。
  多年来,养老院一直面临着公立机构“一床难求”、私立机构价格高昂的局面。记者采访发现,公办养老院接收自费老人的收费标准普遍在每月1000元到2000元,而民办养老院的收费标准每月至少要三四千元,有些还需要收取上万元的赞助费,即使是中等收入家庭负担起来也有压力。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42万张,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并监测65岁及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发展老龄化产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要。
  ——无处安放的“老漂”
  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或因子女缘故、或因照顾第三代、或因治病等原因,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来到陌生的城市定居、生活。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不适、社会网络缺失、异地医保瓶颈等种种问题。
  截至2012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达367.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7%。除了庞大的户籍老龄人口,还有十几万的外来老龄人口组成的“老漂一族”。
  对许多“老漂一族”来说,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可以克服,目前仍处于城市间签订协议探索过程中的异地医保结算瓶颈则是更为现实的困难。
  ——储蓄养老下的“未富先老”
  多位专家指出,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现状是基本养老独大。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之中,应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此前指出,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补充养老中的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中国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认为,目前的中国式养老是储蓄性养老,而不是投资性的养老。应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试点个人延税型保险养老产品等提高企业、个人参与的积极性。(摘自《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