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0|回复: 2

访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

发表于 2013-9-22 15:53: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访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

  本报通讯员 施向军 吴亚波

  沙钢通过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转型、提升”的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调优产品结构,拓展市场领域,深化节能减排,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了生产集约化、品种多元化、市场高端化、经贸国际化的独特优势。

  从45万元起家到年销售收入2075亿元,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钢铁企业一跃成为世界500强。江苏沙钢集团如何在钢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并一路高歌猛进的呢?近日,笔者走进这家传奇式的苏南企业,采访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实地感受了这位钢铁大亨的“炼钢之情”。

  辉煌战绩

  目前,沙钢集团年产钢能力35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2012年7月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沙钢集团以上年年销售收入2075亿元位列第346位,较2011年的366位上升20位,至此,沙钢集团已连续4年上榜。

  一家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历经37年的发展,昂首阔步坐上了世界500强企业的“交椅”!

  “沙钢这艘航船始终以钢铁为核心,认真做事、创新思维、领先一步,才有今日的大发展。”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自豪地说。

  “尽管钢铁行业发展跌宕起伏,但我们坚定不移搞钢铁,就是坚信蓬勃发展的中国对钢铁的巨大需求。”沈文荣告诉笔者,“虽然沙钢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世界著名钢铁企业如米塔尔等亿吨产能相比,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沙钢本身也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纵观沙钢的成长历史,认真带来的精确判断支撑着企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自1999年全国钢产能超过一亿吨后,钢铁行业钢产能过剩的讨论就始终没有停止过。沙钢认为,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对钢铁的长期稳定需求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钢铁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沙钢必须坚持以钢铁为核心,做精做强,这是我们一贯秉承的发展思路。”沈文荣说。

  成长节拍

  正是在沈文荣这种独特的思路指引下,无论是率先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建立局部技术优势,还是最早引入循环经济技术……沙钢发展的每一步点都走在正确的节拍上。

  2011年2月,沙钢集团规划斥资300亿元打造玖隆钢铁物流园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8平方公里,集现货和期货交易、剪切加工、运输配送、进出口保税等功能于一体,预计5~10年内营业额达到2000亿元。

  “我们必须围绕钢铁发展物流,培育新的增长点。”沈文荣这样分析,“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进入世界500强的。从客观来看,沙钢的目标是不断调整的,我们是想先做到张家港第一,当做到张家港第一时,又开始琢磨能不能做到江苏第一……不断调整目标,实现新的跨越。”

  为生产稳定运行和降本增效,企业每年都要进口设备和铁矿石、焦煤、废钢等生产原材料。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集团先后进口了3000多万美元的设备和2.5亿美元的煤炭和铁矿石。

  “我们的发展,离不开检验检疫部门的鼎力扶持和优质服务。”沈文荣真诚地说。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大力开展“检港同行”活动,帮助沙钢成为全国冶金行业第二家获得出口免验的企业。沙钢自2007年成为免验企业以来,成功出口30万吨、货值为3亿美元的钢铁产品。由于实施了出口免验,检验周期由原来的3~5天缩短为15分钟,每年节约检验费3300万元。

  目前,沙钢出口总量在全国同行业中排第三位,其中高碳优质线材和中厚板出口量位列国内同行业第一,“沙钢”牌盘条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品种出口第一名。

  美丽蓝图

  面对成绩,沙钢集团没有自我满足,而是不断自加压力。

  “你比别人认真,就能领先一步;你比别人务实,就能稳步成长;你比别人有均衡的创新思维,就能持续地创造竞争优势。”沈文荣向笔者表示,“沙钢‘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通过并购联合、资产重组、工艺创新等,力争年产钢量保持在国内外钢铁同行第一方阵、名列国际同行前10名、综合实力进入世界500强前300名,努力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力争3500亿元的目标,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沙钢集团坚持实施“两个转移”、“四个坚持”,加速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做优、做强企业。沈文荣告诉笔者“两个转移”,一是从过去30年钢铁产能供不应求转移到未来30年钢铁产能供大于求的发展思路上来;二是从传统型管理转移到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上来。围绕钢铁主业做好“四个坚持”:坚持延伸产业链,坚持建设配套企业,坚持发展钢铁大物流,坚持搞好资本运作。

  面对沙钢发展的宏伟蓝图,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放大“多港分卸”功能,努力把检验检疫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全力支持钢铁大物流发展规划,重点服务好玖隆钢铁物流项目,帮助企业实现年销售量8000万吨的目标,打造国际一流的钢铁物流园,促进沙钢大转型、大发展。

  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局长韦锋表示,检验检疫部门将坚持“沙钢发展到哪里,检验检疫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载体,打造服务发展先行区,努力使沙钢以全新的面貌矗立在扬子江畔!

来源:国家质监总局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5:58:07 | 查看全部
沈文荣:“钢铁沙皇”的超常规之路


楚天金报讯 最新一期的中国民企500强中,连续三年的老大沙钢集团虽然因为钢铁行业的不景气跌到了第四,但这家民企仍然不失为一个传奇。

  将镜头回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钢以45万元起家的时候,整个苏南大地上到处是这样的小钢厂,大部分属于村办企业、乡镇企业,产品低端,管理粗放,设备落后。而今天,当时的这些小钢厂仅剩下不多的两三家,而沙钢却因沈文荣几次超常规的决策,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2012年营收总额为2180多亿元。而个性强硬的他,也被外界封为“钢铁沙皇”。

  干活拼命 爱听收音机

  新来钳工与众不同

  美国钢铁之王卡耐基说过,每一块钢铁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命运。

  翻看沈文荣的简历,这是一个从最基层钢铁工人做起的掌舵人,他熟悉并会操作炼钢的每一个环节。

  他生于1946年,父亲早逝,兄妹6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三间茅草房。初中毕业后,他回家务农3年,后来又考上中专。1968年,他从江苏省沙洲县(张家港市前身)锦丰棉花(19790, 20.00, 0.10%)加工学校毕业,进入镇上的锦丰轧花厂做钳工。

  出身贫穷的沈文荣舍上力气埋头苦干。后来被选上当年轻干部,他更是没命地干,也不要奖赏。

  但苦干中,沈文荣还是显露出一点与众不同。沙钢的老员工、现任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丁荣兴说,沈文荣刚工作时,一下班,总有一伙工人围着他,“身边的一些事,他能给你分析出很多道道。他还讲国家大事。那时候只能听收音机才能听到。”关注新闻,掌握经济走势——钳工沈文荣开始了在决策方面的“厚积”。

  1975年,沙洲县提出发展工业,县办集体企业里厂房面积最大的锦丰轧花厂,被安排搞钢铁。

  于是,时任厂长张耀生用东挪西借来的45万元买了一批二手设备,以原始的作坊作法生产出了第一批钢材(3633, -13.00, -0.36%)。沈文荣奉命带29个员工出去学习炼钢,还是不改“吃苦爱好”,向对方提出增加工作时间,晚上也干,晚班由沙钢的人干,不要工资。

  由于计划经济造成的短缺,尽管设备原始,产品也只有小圆钢、小螺纹钢、小角钢等七八种产品,但早期的沙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当时的苏南大地上,也到处都是沙钢这样的小钢厂。

  1983年,钢铁厂正式与母厂轧花厂分开,曾参与轧钢车间建设的沈文荣出任钢铁厂副厂长和党委副书记,第二年7月,38岁的他被扶正。

  每次花大钱都能赚钱

  强硬决策少有争议

  时逢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创业潮,经济环境活跃。如同那个时代崛起的诸多草根创业家一样,沈文荣也有着惊人的市场本能。

  刚上台,他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地的建房热潮,到1988年,沙钢已经建立起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窗框钢产量达到13万吨,占有70%的国内市场。靠这,沙钢积累了第一批原始资金——1个亿。

  几乎所有沙钢人都兴奋地准备坐吃窗框钢时,沈文荣又提出,把一个亿的积累全部拿出来,买下英国比兹顿钢厂一条二手设备,建设新的生产线,生产螺纹钢。

  反对声中,沈文荣坚持己见:“就是设备买来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结果,项目按期推行。

  其实,沈文荣并不是莽夫。他私下里找了很多人做说服工作,阐述上马这条生产线的意义。这套设备1992年投产,恰逢邓小平南巡确立市场经济,国家迎来基础建设的高潮,不到三年就赚回了成本。

  经历这几次成功决策,大家都服了沈文荣。再有什么“花大钱买风险”的事,只要沈文荣决定了,就少有争议。每一次都赚钱,大家慢慢形成了对沈文荣的崇拜。

  沈文荣毫不否认自己的强硬,“不强硬,做不了企业领导。强硬是我的优势。但强硬不是专制,不是不听建议。我的三十多年一直在否定自己中前进。”

  买下德国亏损钢厂

  外媒惊叹跨洋搬迁

  1992年10月,江苏沙钢集团成立,沈文荣任总经理。沙钢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继1993年13亿上马“亚洲第一炉”、1997年与韩国浦项制铁合作不锈钢板项目后,2001年,沈文荣再度作出惊人决定。

  当时,他开始规划引进长流程生产线,因为当时短流程用的原料废钢要1000多元一吨,而长流程用的铁矿石每吨才400元,从长远看,沙钢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进入利润丰厚的板材市场。此外,沙钢码头经过多年经营已经颇具规模,具备了大进大出的能力。

  而在此时的欧洲,德国蒂森克虏伯的“凤凰”钢厂因成本高昂濒于倒闭,管理层开始四处寻找买家。

  沈文荣4月得知消息,5月就带队赴德。本来只想买一套热卷板设备的他,在仔细考察过设备状况后,决定把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连轧等整个环节的设备全部买下来。“凤凰”共有四家工厂,设备原值达20亿欧元,最终,沈文荣只为这套二手设备付出了3380万欧元。

  英国《金融时报》如此描述当时的拆迁场景:安装在60米高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超过一公里的热轧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鼓风炉……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严格按照在德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

  这是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设备总重达25万吨,而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则达40吨!

  这促使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开始探寻中国复兴的能量之源。与沈文荣交流的结论,最后被他写进了一本畅销书——《中国震撼世界》。

  “一吨钢不及一盘菜”

  转变模式精细管理

  相比当年的大规模大手笔,如今的钢铁行业日子并不好过。“现在行业内平均卖出一吨钢的利润只有区区几块钱,比不上一盘炒菜的价钱。”

  尽管如此,对钢铁,沈文荣还是有充分的自信。他对自己每一次的判断深信不疑,包括这次。“必须转变经济思维模式。要从量的增长转移到精细化的管理上来。”

  这种精细,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就是一个字:抠。沙钢的成本控制几乎是中国所有钢企中最严厉的,行业内有一个不争的说法,如果沙钢都赔钱了,那就没有赚钱的了。

  沙钢的老员工丁荣兴记得,有一年,沈文荣逛到沙钢旗下的新材料公司负责修建的一个大坝工地。听说招标价是450万元后,沈文荣没说话,围着工地走了两圈,回去了。

  第二天,新材料厂总经理被叫到沈的办公室。没商量,直接命令,“大坝重新招标,控制在150万元以内,下面混凝土,上面用我们的钢渣,比什么都结实。”

  结果,重新招标后,130万元拿下。

  沈文荣对成本的控制,业内闻名。在沙钢厂区,至今见不到一个专职的卫生人员,各区域各车间和单位的工人划分打扫。沙钢的领导层人员占沙钢总人数不足10%。在国有钢企,这个数字可以达到20%,乃至30%。有段子说,有钢厂来沙钢参观后直接裁掉1500多人。

  沈文荣对“抠门”一说,不同意。他觉得做企业就得抠。“不抠怎么赚钱?”他总是对下属副总们说,“我们是民营企业,做不好也没人救,工人没工资,我们只能去跳长江了。”

  “我不是红顶商人”

  有人说,沙钢的幸运和沈文荣的“红顶商人”身份有关。

  有心人注意到,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沈文荣的身份是一个集体企业老总,到了2002年11月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时,他已经转变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了。

  这与沙钢的改制密切相关。2001年,沙钢改制,集体持股25%、职工持股30%、领导层持股45%,其中沈文荣个人持股17%。两年后,沈文荣又购买部分集体股份,个人拥有的股份达到29.98%,真正控股沙钢。

  而在沈文荣担任过的职务中,最受关注的是1997年担任中共张家港市委副书记。
  对此,沈文荣说,“当时那个年代就是这样,这是政府对你工作的一种肯定。我只是挂名,办公室没有坐过半个小时,没有利用这个职务办事。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企业。如果要从政,二十年之前就可以从政了。”“我不是红顶商人。商人和政府不能走得太近,不能和某个官员特别好,也不能走得太远,疏远了也不好。”

  “年轻人一定要吃苦”

  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上,66岁的沈文荣,拥有13.5亿美元身家。但生活中的他毫无富豪气息。

  他不打高尔夫,不上商学院,不度假。合作公司在其考察之余请他游览当地风景,沈文荣一坐上游览车,头一歪,睡着了。

  他的唯一爱好除了钢铁还是钢铁,难怪有人戏称沈文荣是“钢痴”。他曾说,不干钢铁了,做其他,可能还没有自信了。

  信奉“年轻人一定要吃苦”的他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至今习惯住在公司旁边的宿舍楼里,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六七十平方米,地板连瓷砖都没铺。

  (综合《中国周刊》《中国企业家》《中国冶金报》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15:35:27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