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6|回复: 0

用和谐“土壤”滋养企业管理

发表于 2013-9-24 15:5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众所周知,对于植物而言,植物的根不仅对植物有固定和支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根会通过土壤为植物健康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和动力。在企业实现管理和效益提升的过程中,企业的职工就是根本,就是主体,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与和谐的文化氛围则是肥沃的土壤,只有通过打造有营养、够宽松的和谐文化“土壤”,为企业提供稳定、和谐、安全的环境,才能使职工的“幸福之花”尽展颜色、芬芳四溢,才能使企业管理提升之“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实现企业的创新和科学发展。

  企业的和谐文化氛围为企业管理提升提供着强大的内动力,职工与职工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各级领导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形成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合力,企业所处的和谐的社会环境也更会为企业减少前进阻力。和谐企业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构建企业幸福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从“包容、厚德、协作、仁爱”的内涵出发,用先进文化理论的宣传教育传递正能量,用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激发正能量,用和谐文化理念集聚正能量,关注职工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从而强壮企业“管理效益双提升”的“根系”。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出适合企业职工的和谐“土壤”从而滋养根茎呢?那就需要像呵护植物一样,去配备适合的养料进行施肥,采集充足的阳光供其成长,提供松快的环境令其呼吸通畅,灌溉以充足的水分让它保持新鲜的颜色。

  步骤一:承接“雨露与光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树立正确思想和坚定的信念。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还是“两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所传达的正能量让我们倍感亲切,所树立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信心倍增,就像雨露与光泽之于植物一样,指引着企业成长的方向。十八大传达的这些正能量,也必将成为企业乃至全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建设与社会同步、与职工思想同步的和谐企业文化,必须要从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汲取营养,从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中寻找方法。要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抓好全体党员的学习,抓好广大员工学习;要开展富有特色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活动,突出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引导,形成干部讲政策、党员讲理论、员工讲故事的宣传格局,运用十八大的先进理念统一职工思想,用新业绩坚定职工信心,使每位职工都能成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者。

  步骤二:调配养料,勤于施肥,使职工在企业中实现“两个提高”。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发展、人的提高。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忽略了职工的主体地位或者没有把握好职工的主体地位,将无异于空中建阁,水中捞月。职工技术水平和个人素养作为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的两个方面,构成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部分。职工从企业中汲取营养,从而有能力、有意愿、有信心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企业要为职工成长的“土壤”配足养料,因地制宜,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一方面要创新形式进行“施肥”。要在开展日常培训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根据职工的需要为职工开办“现场课堂”,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现场,让有丰富生产经验、实际技能操作强,但基础理论差的老职工去为年轻职工上课,形成人才资源的互补;要为职工的开辟“周末学院”,利用休息日和假期为职工请“平民”专家来讲授摄影、绘画、球类运动等知识,提高职工的生活品味;要为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平台,要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职工学习培训机制和用人留人机制,给职工晋升机会、创业舞台和施展空间,让职工命运与企业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实施“轮岗制”,让最适合的人到最适合的岗位上,最大限度的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党组织生活资源,努力提升职工的政治素质。要建立起“把党员培养业务骨干,把思想好、品质佳的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养”党员、人才管理机制,既把党员作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又建立党组织联系骨干人才制度,实现党员的培养、发展与人才的开发、使用有机衔接,实现党组织生活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机互动。

  步骤三:“松土透气”,倾听职工心声,保障职工权利,努力提升职工的幸福感。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经营形势,企业要实现“管理效益双提升”,职工所承受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一味的传递压力,挖掘潜力,势必会造成职工的反感。所以,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宽一宽心、松一松土,透一透气,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与交流,与职工同工作、同学习、同娱乐,才能接地气、聚人气、有士气。一是要切实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在职代会闭会后要建立常设的监督机构,督促职工代表了解职工心声。要利用“幸福指数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来进行协调和疏导。通过对职工进行个人诉求、工作压力来源、生活压力来源、对企业重点工作任务认知程度和认同感进行调查研究,从而通过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和帮助来保证职工的幸福度。另一方面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呈现的有效载体,在和谐组织氛围建设过程中,要用文化“扮靓”企业,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之契机,组织职工开展活动;建设好企业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坚持开展全民性的体育活动;要鼓励职工自发建立“民间”兴趣小组、协会,陶冶职工的情操,使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整合优秀职工团队的粘合剂。

  步骤四:“活水灌溉”,用创新的组织活动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党政工团组织在企业“管理效益双提升”中的作用,就好比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份,它把生长所需的养料流送到植物的枝脉,它保持着企业适合的“温度”,用川流不息的运动维持着企业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问渠哪得清几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组织构建在基层职工之中,真正了解职工工作的艰辛与生活的烦恼,组织建设、组织活动的创新将使和谐文化与时代同步、与职工的思想变化同步。赋予组织建设新的思想,组织新颖的基层组织活动,就像时常对水源进行净化、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要建立起创新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支部活动围绕抢发电量、机组检修、安全管理、增收节支、文化建设等中心任务,持续开展党组织创新课题的创建工作,把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大家的聪明才智激发出来,把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创新转化为突破“双提升”瓶颈的实践创新。同时,要建立起组织创新组织、评定、审核、考核、推广的运行体系,将好做法、好思想进一步固化、规模化,形成独特的组织建设魅力,从而利用新颖的组织活动把企业人才资源盘活,使企业内动力,竞争力、影响力得到提升。

  总之,企业提升的根本在于职工的提升,企业提升的目标在于追求最大的效益和职工的幸福,和谐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员工树立整体价值思维,以服从企业整体价值为标准,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转变作风,步调一致,在工作中尊崇自身岗位价值的体现,追求最直接效益的创造,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寻找快乐,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员工时时以奉献价值为前进动力,时时以创造效益为行动方向。这样,职工和企业在和谐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一定能绽放出效益创一流、发展有目标的幸福企业之花。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