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3|回复: 3

父母在深圳与儿女生活了10年 因城市生活闭塞回到村里

发表于 2013-9-25 08:03: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两口还是回到村里

子女把老人从农村接到城市居住,有些老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很闭塞

老人认为,城市生活太闭塞,找不到朋友,还是在自己家生活踏实

虽然希望儿女能回老家陪着自己,但老人觉得,子女的事业更重要

商报调查显示,超五成人没与父母住在一起,近四成人平时与父母相处过少


为孩子奉献了一生的所有之后,他们却尴尬地发现,那个守望已久的淳朴精神家园开始解体,日暮之年的自己,身陷老无所依的尴尬境地。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子女探望父母被立法”后的第一个法定假日。本应是温暖的亲情,被冰冷法律介入,这中间夹杂着的无奈,又岂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

跟儿女在外地住了10年,老两口总想回自己家

65岁的老冯是平顶山人。粗粗算来,他从孩子们生活的那个城市回来,已有大半年的时光。邻居们都很羡慕老冯:4个儿女个个有出息,都定居在了千里之外的深圳,还在10年前把他们老两口接过去同住。

可老冯却不这么想,虽然在深圳生活了10年,但他一直感觉,城市的生活太闭塞,他在那儿找不到朋友,那里也不是他的家。他的家在河南,在平顶山。

从过完六十大寿,他就一直计划着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村子里。他感觉,百年之后,还是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踏实。

种得凤凰树,却无凤凰来

今年年初,不顾儿女们的反对,他带着老伴回到了老家。

回来后,趁着村里新型城镇化的东风,老冯出资20余万元,在距离老宅约3里地的地方,盖起了三层的独栋小洋楼。这个事儿他没跟孩子们商量,他心里指望着还没有在深圳买房的二儿子。“就他没有正式工作,要是他回来陪我们,我就把这套别墅给他。”

房子盖好后,老冯又花了大价钱请专业人士来装修。“都是照着大城市的标准,老大跟老三买的房子里有的,我们这儿也有。”老冯说着,言语中透着自豪。

今年7月份,就在装修接近完工的时候,“噩耗”传来:在深圳做生意的二儿子也买了房。老冯说起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感受,“像霜打的茄子,泄光了气”。

老两口回老宅住,是为有个照应

最近一次见到老冯时,是中秋节的第二天,他正在老宅修房子。“他们都不回来,新房我也不住了。大过节的孩子们都在外地,人家都是团团圆圆的。”老冯说,虽然几个孩子都打来了电话,但他还是想跟儿孙们一起过中秋。

老冯家新房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新型社区,老冯说,在那里住的人大都不认识,这也是他要住回老宅的原因。“在老宅住周围乡里乡亲的,大家在一起有个照应。”

“孩子们一个个出息了,都不愿意回来了。”老冯叹着气说,说完,他沉思了好久又张了嘴:“出去了也好,也好。”

现实

老人独居,遇有紧急情况无人帮


同样处于独居状态的老人,不在少数。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调查显示,目前有近80%的老人处于独居或半独居状态,而与他们相关的悲喜剧也屡见报端。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马婉翳介绍,从业以来,她每年出诊都能碰到几例独居老人死在家里的事情,她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老人独自居住无人照看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孩子们应养成每天给独居老人打电话的习惯。”“独居、空巢老人在家时,一定要在身上携带通信工具。”郑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纪明军说。

常回家看看,立法容易实施难

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发起的调查显示,有51.6%的人现在没与父母住在一起,更是有近40%的人称,平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少。

今年7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老冯也知道这条法律,但他说,即便是孩子不回来看他、陪他,他也不会去法院起诉,“相比于我们两口,孩子们的事业更为重要吧,过生活不就是过孩子嘛!”

对此,郑州市金水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陈昌称,据他所知,目前在现实中很少会有父母利用法律武器来要求孩子“常回家看看”。他认为,子女“常回家看望老人”虽然上升为法律条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主要还得靠道德上的约束”。(河南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08:15: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0:02: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0:02:36 | 查看全部
常回家看望老人”虽然上升为法律条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主要还得靠道德上的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