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151期文字稿)
找到差距就是创新进步
■王泽水
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连续八期报道山东电力班组的先进创新经验,在山东宏诚集团赵伟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山东电力班组的创新经验,使我们找到了创新中差距,明晰了发展思路,确定了新的目标方向。所以说,它不仅是我们创新所需的‘及时雨’,更是我们学习追赶的标杆。”9月24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赵伟向笔者介绍说。
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磨练,该创新工作室基本具备了有技术、有场所、有经费、有人才、有激励的创新条件,也曾创造过170多项职工自主发明获评技术创新成果,并且有三项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的辉煌。然而,在近几年的创新工作实践中,也经常伴随着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比如,全员参与的总量增加了,创新发展空间反而有限了;数字指标上去了,职工创新活力反而不足了;激励让职工“名利”提升了,创新的质量却没能得到提升。以山东电力高森创新工作室“创新十二法”为镜子,他们分析种种现状,找到了创新上的主要症结和不足。主要有,存在着“被创新”。职工创新多数依据生产实际需要,被指令性解难题、攻关竞赛项目,这种“被创新”,抑制了职工“我要创新”积极主动性作用的发挥;存在着 “跑单帮”。创新方式方法上,项目承担者往往凭借个人一技之长、一人之力,单枪匹马地冲锋陷阵,却忽视了抱团攻关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这种一枝独秀,难以带来百花盛开春满园的效果;存在着“头疼治头,脚疼医脚”。创新过程缺乏科学的超前预测、全面谋划和周密布局,当一项生产技术难题来临时,常显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补齐这些创新短板,清除职工创新路上的羁绊,已成为班组亟待解决的创新问题。
“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就是创新上的一大进步。下一步,我们将汲取山东电力班组及达沃斯论坛的创新经验精髓,运用于企业创新工作具体实践,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技能、创新环境的创新再造,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班组创新小组打造成‘升级版’班组创新工作室,让班组创新工作室从嘴上落到行动上,真真正正落脚于企业,扎根于基层班组,推动人人都有创新行动,人人都有创新成果,更好地为企业转型发展做出新贡献。这是企业发展所需,也是职工创新所盼!”憧憬着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未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赵伟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