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34|回复: 10

在创新路上永不止步(修改稿)

发表于 2013-9-25 17:25: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创新路上永不止步
                                                     宋  洋
       9月22日,管道局四公司CPP4D1机组加工维修车间内,围着几名穿着工作服的职工,他们正在边讨论边测量着盾构刀具磨损量,进行特殊地质条件下延长盾构刀具使用寿命的研究。
        公司盾构(顶管)业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这样的场景就经常出现在场区的角角落落。以前在大家印象中神秘高深的创新工作室,已经悄然在基层班组生根发芽。
        “以前班组中几名爱折腾的职工,只是搞个小发明、小创造,最多弄弄QC活动,成果大部分只有自己人知道。有了创新工作室后,只要你有想法、肯实践,普普通通的班组职工同样可以在创新路上走的精彩。”维修工田超如是说。
        为了引导职工岗位创新,创新工作室的成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营造了创新的氛围。专业技术岗职工侧重于“高、精、尖”的创新,班组职工针对现场实际难题开展攻关。分工明确,人人都想着创新的事儿,随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实现跨专业、分时段的工作对接,让创新路上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
        在创新路上,这个创新工作室坚持“立项重实效、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通过给面子、压担子、奖票子,做到了创新职工照片上墙、名字见报、奖金到手,实现了班组职工从单项创新到系列创新、从一次创新到持续创新、从能手创新到群体创新的转变。
        近期,在看到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工人日报“班组天地”连续八期挖掘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报道后,盾构(顶管)业务工作室负责人刘广仁告诉笔者:职工要创新就要懂得多、现场情况掌握清楚,那就需要班组职工不断进步,汲取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知识,挖掘自己的智慧和潜力。这样一来,职工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创新路上就会出现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创新工作室也就成为了公司优秀技术人才的“孵化器”。

       图为班组职工正在进行特殊地质条件下延长盾构刀具使用寿命的研究。
_DSC0521.jpg
_DSC05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7:58:36 | 查看全部
学习宋老师稿件,创新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8:02:52 | 查看全部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蒲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8:57: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9:07: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51:57 | 查看全部
宋洋老师稿件读起来顺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27:42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07:29:16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支持,请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6 08:33:05 | 查看全部
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15:16:24 | 查看全部
谢谢马兵老师、于璟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