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念好三字诀,激发创造力
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刘金涛
班组创新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从上周六的聊天室里就可以感受到,来自全国企业的46名班组员工表示,作为班组职工,他们愿意与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起创新的使命和责任,一起将创新进行到底。本刊报道过的山东电力班组创新工作室也成为多家企业学习观摩的对象。如果说光在自己班组里琢磨如何搞创新,那就有点“OUT”了,此路不通!
美国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以对电子产品的创新闻名全球。可是他曾评价过奔驰汽车:“奔驰的设计,那些恰到好处的细节,与流线型线条之间的比例十分和谐。他们在设计上变得更加柔和,在细节上却变得更加精致了。这正是我们苹果在电脑设计上可以借鉴的。”牛顿也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另辟蹊径,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尽量吸取、借鉴各个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才是创新成功的“密诀”。如何突破思维上的禁锢,对标先进,班组创新工作室要求得差异化发展,不妨从“比”、“学”、“赶”三字诀上下功夫,必将激发出班组无限的创造力。
“比”,通过对比,找出差距。看看前段时间介绍的山东电力的经验以及高森十二法,找出自己班组创新工作室的不足,是人员配备上的还是业务技能上的。“学”,找到差距,通过学习,向“榜样”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班组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班组工作特色的创新之路。“赶”,找出差距,通过学习,提高技术素质、业务能力,以学习成果促本职工作、创新能力,看准“目标”要有“赶”甚至“超”的念头。
其实,比也好,学也好,最终的目的是“赶超”,对标先进补短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完成更多的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班组创新工作室本身就是积聚优秀人才资源搞创新求发展的平台,也是通过创新实现自身价值、成长成才的平台,从内到外,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得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