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东平:钢铁团的星团长
今年43岁的李东平是潞安新疆公司一矿机修厂厂长,1993年3月,李东平在潞新一矿机修厂参加工作,他抓紧一切时间与机会学技术、练业务,有时为了一个技术问题,他不下班一个人在工厂琢磨,凭着他这股坚强的意志、勤奋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很快在一矿机修厂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全面、基本功过硬的技术能手,多次在潞新公司举办的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在员工心目中是一位懂管理、技术高、作风扎实的“星团长”,在他的带领下,该厂成为潞新一矿一支能打硬仗的钢铁团。
向科技要效益的智多星
2010年,李东平成为潞新一矿机修厂厂长。一矿作为老矿井,以前只能生产块煤与混煤两种煤炭,经济效益存在瓶颈。为此,李东平通过对筛分系统与目前销售市场格局进行分析,他创新传统的改造理念,,在原有筛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安装振动筛及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完成对一矿筛分系统的精确分选,并写出《潞新一矿选煤系统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并通过论证。目前,该矿的筛分系统已逐步完成,并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仅2011年就为我矿创造经济效益达1800余万元。此改造方式方法,为该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矿主井的皮带传统硫化工艺,是在主井皮带的上方断带、打卡进行硫化。但是,在硫化完第一个皮带头后硫化第二个皮带倒头时,皮带必须要经过卸载滚。这样就必须多打两次卡具,时间需延长10-16个小时,而且在倒头时极易造成皮带滑落的事故。这样即不利于安全也也影响该矿的原煤生产。对此,李东平通过对主井皮带机房现场环境观察及对硫化皮带工艺反复研究写出了《主井皮带硫化工艺改造及工具的改造》的论文,并通过论证在我矿皮带硫化中具体实施。在2011年10月此次硫化中,比以往的硫化时间节约了近40小时 。
与此同时,在他的带领下,该厂利用一矿现有资源设计,加工了四柱压力机、链轮轴组试验台、卧式拆装机等多项设备与工具,其中多项科技改革均获得潞新公司科技进步奖。这些工具与设备的研发成功,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安全性,为该矿节约了大量资金。
擅管理的幸运星
“一矿机修厂员工积极性有多高?”问到这个问题,机修厂党支部书记王宝江告诉记者一件事——逢年过节员工不要加班费也主动上班。
2012年端午节,王书记去厂里转转,就见50多岁的冯师傅在车间忙活,他问老冯,大年初一你不在家过年,你一个人跑这里干嘛呢?”
老冯说,厂长年前分派我的活我干的不好,这么,今天休息有时间过来再加工一下,一定要把它干好。”
机修厂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积极性?问到这个问题,这要说说厂长李东平。
自李东平走上管理岗位后,首先树立“以人为本”基本理念,从激发职工积极性入手,尊重职工,保障职工权益,进行厂务公开,多方征求员工意见,在各车间每两个月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给与奖励,同时结合“创先争优”、 “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让机修厂处处散发改革创新的活力。
他还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员工岗位业务技能上,出台 “以能力定薪酬”、“网络多媒体培训”、 成立“车间工具图书馆”等多项举措,为加强班组管理,提高了员工学业务的积极性,开拓了员工视野,思路,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在全厂上下形成了一股团结向上的精神,使机修厂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多次受到矿领导及各级协作单位的好评,并先后多次评为“文明团队” “安全生产先进集体”“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李东平的带领下,一矿机修厂形成“一条龙”工作机制,在各班组涌现出能征善战的党员、班组长,他们积极做表率,将70多名员工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矿下达的各项任务。
2012年春节期间,一矿采面面临着要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综采大型设备的回撤、检修、安装任务。在这种形势下,一矿机修厂大力配合,及时成立了一支“攻坚队”,实行三班制,加班加点,在岗过春节, 40 余天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关心员工的福星
在工作和生活中,李东平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入手,从细节着眼,走进车间,融入班组,排除干部员工间的隔心墙,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为员工排忧解难。
员工薛德平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生活非常困难,他也一度意志消沉。李东平组织员工一起去探望,并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沟通交流,使他重新燃起生活信心。员工阿比布的父亲因病住院,他的母亲身体也不好,全家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肩上。李东平知道这件事后,立刻组织人员轮流照顾他的父母,给他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阿比布第一反应是‘没想到’,他感动地说:“我家这点小事,没想到组织会给我这么大的照顾,给我处理的这么好,我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为解决民族员工吃饭及喝水问题,他多方筹资为每个班组专门添置“清真壶、清真锅,清真杯”,以往机修厂各车间年久失修,冬季灌风,夏季闷热,他就组织员工改造各车间工作环境,还为每个车间添置空调扇,让员工工作起来安全舒心。
保障安全的平安星
“厂长我错了!”在潞新一矿机修厂会议室,青工小张和小李向李东平承认错误。小张和小李是刚分进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不足,于是出现了未用验电笔检验设备违章作业行为。李东平正巧进各班组检查碰到这一幕。就把这两小子带到会议室里,狠狠批评一顿,并给两人及师傅经济处罚。
该厂人都知道,别看李厂长平时挺和蔼,可碰到违章,他可是六亲不认,开始大家觉得不理解,对他有怨言,可时间久了,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自觉纠正习惯作业,主动树立起“我要安全”的意识了。
机修厂是矿井检修加工技术中心,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检修大型综采设备,服务于安全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李东平提出增加班前会安全教育新内容。
每天早上9点10分,一矿机修厂员工准时来到会议室参加班前会,一起通过滚屏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滚屏播放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展示检修设备“病历卡”。检修设备“病历卡”即一矿机修厂对各检修设备检修前、检修后、入井前等各阶段进行图片建档,对检修责任人,更换设备零部件,设备的故障点、维修措施方法等记录在册,通过滚屏播放检修“病历卡”。二是不定期播放各岗位标准和手指口述法操作要领,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天天复习操作要领,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减少操作失误,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李东平狠抓、严管质量标准化,成立了一个专管检修加工质量的“质检组”,施行“检修质量追溯制”,凡是出厂设备及工件必须经质检组检查无误后方可出厂,并且每一台设备与工件无论用在哪儿,多长时间,都可以追溯到检修加工个人,并了解当时的检修情况。这即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意识,也为设备的下一次检修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从而保证了检修加工质量。
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如今该厂各车间、班组改变了模样,焕发了生机,一矿机修厂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进步,营造出勤奋工作,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李东平,这名普通的矿山建设者,勤奋使他进步,执著使他成功,创新使他与时俱进,他就是那颗带领团队勇往直前闪亮的“星”。
王艺 朱春荣
潞新公司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