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 |
[/table] | 杨教授面对记者,将自己对社会养老的设想勾画出来后,还加了一个感叹词“多好!” |
一个笑容憨厚、头脑简单的“邻居大妈”形象透纸而出。虽然杨教授说的如此热烈和详尽,但丝毫不能掩盖她的空洞和无知,她说出的办法、描述的事例,展示出的水平与教授头衔实在是相去甚远。教授的名声,可能就是这么败落成“叫兽”的。 | | 杨教授的谬误不胜枚举,她说“老年人可以经培训就近参加社会服务”,可能她不知道,现有的服务岗位,或许连青壮年劳动力都不能容纳;“ |
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全国有多少养老院,需要多少园丁,杨教授是否经过了切实的调查;“ |
岁的女人本来就是老人,谁给谁做饭,做完饭谁给谁钱呢。每句话都偏离实际,无法执行。最根本的一点,所有老年人在 |
的年龄段上不拿养老金,实际是靠继续打工生活,如何保证都得到稳定收入?现在连青壮年都失业,老年人还能稳稳的找到工作?让老头老太太去跟青壮年抢岗位,不是乱上添乱? | [table=100%,#ffffd9] |
所以说这些法子不能当真的,只能一笑了之。我们权且放过这些在温室里长大、一生衣食无忧的书呆子教授,有时间多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把。
目前的社会养老形势如此严谨,主要原因一个是计划生育造成的老龄化特别严重,人口红利很快消失殆尽,社会经济压力全面陡增。再一个是持续多年的通货膨胀,使养老金不断的缩水贬值。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存下的那点养老金,确实不够自己花的。政府当然对此有很大责任,但即使政府在之前的养老问题上没有过错,现在也无力独自担负养老重任。因为养老金诞生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羊变少了,哪里来的多余的毛?所以,养老不能只靠政府,这是时务,口水不能改变的现实。
我们老年生活的依靠,还要尽量多辟渠道。一个是靠早年缴纳养老金的回报---即退休金---这个是自己必争的权利;自己还要多积蓄,储备一些养老金,通过理财让这些财富跟随我们的年龄升值,以抵御通货膨胀;还有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子女,不仅是在感情上,一定程度还有经济上。赡养父母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像“和谐”的精神一样,也是需要继承发扬的。自己的事情靠自己,这样心里才牢靠。不要全指望政府,因为政府摸索这样的新课题可能犯错误,不要让别人可能的错误使自己老无所养、晚节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