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有记者在采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时问到: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新华网9月12日)
看完报道后,笔者感触50岁到65岁的男性和女性,都处于不老不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去当义工,那么他们的吃喝用钱从何而来?当今社会的物价、房价等,都远远超出了普通工薪阶层职工接受的范围,平时的每月工资在完成日常开销、赡养父母、供子女上学之外,所剩已寥寥无几。然而在50岁后,让他们去当义工,在15年之后,才能领取养老金。如此荒谬的观点,是当今国内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教授的公开发言,实在令读者汗颜。如今的教授是“教授”,还是“叫兽”呢?
年过半百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年迈的父母双亲,需要我们去照顾,而此时国家告知,需要我们再去做15年的义工,才能按时领取养老金。试问,我们的父母双亲谁来照顾、赡养呢?
想当年,国家号召鼓励晚婚、晚育,按照当今《婚姻法》的要求,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那么以此类推,当我们到50岁退休时,孩子最大也就24岁,正处于刚刚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打拼的年龄。按照中国的传统,在从小得到父母亲人的溺爱后,初出茅庐的他们,需要父母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支持,才能更好的走上社会。然而此时50岁的父母将面临退休,从事义工活动,那么这部分支持子女的开支将从何而来?
五十知天命。此时的你我,早已在职场拼杀近三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工作的压力等原因,我们的身体也早已不堪重负、满目疮痍,大部分人需要一些日常的药物、理疗来更好的生活。而此时国家若再鼓励我们去做15年的义工,才能享受养老金领取。为了避免将来给子女增加负担,我们肯定会再次义无反顾的去做义工。然而,此时的我们拿什么来生活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的观点是荒谬的、错误的。
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养老金库存紧缺,无法按时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各路专家学者纷纷出来辟谣,亮出千奇百怪的观点,应对这个日趋严重的矛盾。但,这些观点有几个进行过社会调查、论证呢?年过半百的你我又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供需矛盾,需要国家几大部委共同努力,真正俯下身,大力整改。如:限制当今的物价、房价上涨,考虑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免费就医,文明素质的提升等。若当年过半百的我们,不必考虑这些烦心的话题,那么别说做15年义工,就是做20年义工又何尝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