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有记者在采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时问到: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新华网9月12日) 
        杨教授的回答引起了多方热议,有人把她的观点归纳为退休后“男耕女织”。那么,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们也会有退休的时候,你对杨教授提出的“男耕女织”无论认同不认同,现在好多都是退而不休的,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找着第二份职业,可以说企业不用为这些人交各类沉重的保险负担,再说,他们到这个年纪也不拿金钱太当一回事,所以不是杨教授说男耕女织就男耕女织的,更多的社会现状明明摆在那里,他们自己都在男耕女织呢。从这方面说,杨教授的话,的确没有错,这是不变的现实,任何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都会看到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这是不言而喻,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在这方面这是许多人都不说的,其实这里面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劳动潜力和劳动价值,不用就真的是浪费了。杨专家提出的男耕女织,是必须的,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
       认识老人的劳动能力和价值是客观的,但让老人退休后“男耕女织”当15年义工再领养老金,却是最惹人非议的地方。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就是教授本人也不会认同,并乐意的。这样的提议是荒唐的,也是违法的。一是国家既然已经就此立法了,就应该依法办事,不能让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来随口乱语的。应该依法办事的,不应该允许违法的话随便乱说。二是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不应该由退休老人来承担。要知道他们已经交了不少了,承受了应该承受的,不应该再承受更多的负担和压力了。如果多无法承受,可以适当少点,但却是必须给的,不能因为支付问题不给,或者剥削。三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必须得到坚持执行。不能让老人来做义工。
         作为企业员工,如果我们退休了,那些养老待遇就是应该享受的,不能以任何借口进行剥夺。属于职工的应该无条件地供给。一个真正养老敬老的社会,不应该拿养老来说事。不要欠养老的债,不要动养老的土。还回人间正义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