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久前,“65岁退休”的建议引起社会巨大争议,方案设计者之一的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表示:退休年龄不用延长,但养老金领取时间推迟到65岁。这种先退休后领养老金的建议一经提出,迅速引来板砖无数。
人这一辈子拼来拼去无非就是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先退休后领退休金”这种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建议,直戳老百姓的痛处,结果招来争议也就势在必然。
人民的地位轻重,是衡量时代进步与否的试金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在推出各种新政时,务必要集思广益,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了老百姓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民生焦点问题。退休养老的问题关系到全体国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所以,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我在此呼吁:请把"退休拿钱"的选择权还给人民群众!
人生在世,终会一老。人老了,会突然 〝醒悟〞:生命是有尽头的。这种感悟会使他们行动起来,去做一些他们很想做但以前总也没有做的事情。是提前退休保养身体,还是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是退休后在家为后代分忧,还是另谋职业再创老年辉煌,不同的工种特点,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个人意愿引发不同的诉求。那么把退休的年龄一刀切的办法,怎么会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民众呢?需求得不到满足,利益面临一损再损,势必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拍砖。尤其是基层员工,因工作过于艰苦,一直苦熬,就是为了熬到退休,拿了退休金安享晚年。而退休后晚拿钱,15年没有经济来源,老年生活得不到保障,巨大的不安全感瞬间扩散。难怪网友哭喊:穷人活不起,等不到65岁。当什么义工,如今女40岁,男50岁就已经进入就业的困难期了,根本找不到工作。更何况65岁,哪还干得动那些繁重的体力活啊。如果非要如此,请把已交的退还,情愿不用国家养也不交了,交了恐怕就收不回来了。
"交了恐怕就收不回来了"多么令人心痛的领悟;"明天我们该如何养老"多么令人恐慌的话题。难道养老一定要在退休年龄和领取退休金的问题上下功夫吗?不可以尝试一下弹性退休吗?员工就不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选取退休年龄,并按照百分比梯度领取养老金吗?
养老金养老只是养老模式之一,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消费养老等太多的养老机制需要完善,尤其是消费养老模式就很有创新。在多元化养老的问题上下下功夫不可以吗?
作一份关乎千家万户与国计民生的养老方案,毫无疑问,应该以民生为前提;以公平公正为主线;以符合民心民意、各方都易于接受为落脚点。延迟领退休金的方案比起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更不能被老百姓认可。
杨燕绥教授在国人面前演了一场闹剧。她从就业的角度,称人退休后需要延迟领退休金。她建议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老年养老院的园林义工,树啊草啊,50岁到65岁的女性去陪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还轻松的说多好啊。天啊!扪心自问:她这样为退休人员安排工作合理吗?真是离题不靠谱。
还是建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养老问题上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拿出诚意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尊重群众的“话语权”,政府真正做到问计于民,科学决策,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实现中国梦。
最美不过夕阳红,如果我们能自己选择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人民有了选择权才叫人民当家做主。为了老人的幸福,为了习主席提出的共同目标,请把退休拿钱这点事儿的选择权还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求得决策与民意的契合,才能令决策畅行无阻,让百姓放心安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