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5|回复: 27

【正方】提前退休会使生活更精彩

发表于 2013-9-25 19:5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提前退休会使生活更精彩

            河南    初卫平

     近日有记者在采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时问到: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回答说: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新华网912日)
    这册新闻播发后,立即受到很多网友的口诛笔伐,之所以将杨燕绥教授的话吵得沸沸扬扬,莫过于感觉自己一辈子都在付出,限制了自己的人权,没有了自由,一辈子生活在鸟笼子里,但或许网友没有真正理解杨教授的用意就“义愤填膺”,记者的提问是50岁退休的话,(而非60岁退休)到65岁拿退休金,这15年当中是怎么过渡的?要按这样的逻辑进行思考,笔者感觉杨教授说的话并非不在理,老年人从岗位上提前退下来后,不愿呆在家里安闲度日,颐养天年,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经过培训去干点力所能及的义工,这不仅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还让夕阳无限好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我国现有养老服务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制度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需要建立在有更多人来照顾退休职工,让退休职工真正得到无私的关爱和照顾,杨教授所提倡的50岁退休,正是摸清了我国养老机制的局限性。
   笔者查阅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参与社会发展”一章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还规定了“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老年人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作用,这是老年人积极养老的法律规定。
    我们目前推行的是男性60岁退休制度,虽说夕阳无限美,只是尽黄昏,但在我们广袤的企业,受大气环境等污染,加之年龄不饶人,很多员工都愿意提前退休,即便晚拿几年养老金也甘心情愿,如果按杨教授所言,50岁离岗后从事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到65岁再拿退休金又有何妨?难道非要在企业熬到60岁再离岗吗?到那时有些老人积劳成疾,享受几年退休后的精彩生活都没有,那人生岂不感到悲惨吗?
   诚然,以笔者之言,如果真正不愿意干也不能强求,也可就近参加别的义务劳动,这种积极的养老方式是被人称道的,显然,总不能50岁退休后就安闲度日吧,这种消极的养老方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的,更是不为人所称道的。
    杨燕绥教授的观点是50岁便可离岗,适当从事些社会服务,其美好的远景是人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前提是不仅提前退下为年轻人腾出岗位,更可以有效的缓解养老金的缺口,真可谓一举三得,笔者由衷的相信此政策会得到百姓拥护和赞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9:57:59 | 查看全部
欢迎初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9:59:43 | 查看全部
看后别骂我就行了,起初我也是不赞成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01:56 | 查看全部
首先要肯定初老师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0:02:01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加亮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02:43 | 查看全部
正方的观点的确不好写,而且要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就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03:26 | 查看全部
从心底里佩服初老师,向初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0:04:39 | 查看全部
重在参与新宇,感谢新宇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36:53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6 08:58:17 | 查看全部
学习初老师正方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