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思路明、方法好、经验足、有成果的班组创新更具生命力
郑州铁路局洛阳工务段:杨淑光 汤金生
没有思路,创新犹如无头苍蝇;没有方法,创新势必举步维艰;没有经验,创新将会失掉信心;没有成果,创新必定苍白无力。正值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讲创新、搞创新之际,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前所未有的把目光转向企业、镜头对准班组,以点带面的连续推出9期班组创新专题,不仅为班组创新明了思路,给了方法,而且还推了经验、展了成果,此举无疑是为全国企业班组持续创新注入了活力、增添了信心。
10月5日20点整,中企互动平台班组天地聊天室内,班组创新话题再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企业的37名职工,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我们搞班组创新的重点在于思路、难点在于方法、看点在于经验、亮点在于成果,只要能够为企业班组解决思路、方法、经验、成果等问题,班组创新难的局面就能打开、难题就能破解。
“思路决定出路”,有人说:班组创新没有明确的思路就是一会儿搞这、一会儿搞那,到头来什么都搞了,什么都没搞成。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思路不清、方向不明造成的,创新工作最怕的就是没有明确的思路。作为企业班组来讲,创新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服务生产、省时省力、降本增效,而创新什么、谁来创新、创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思路的问题,只要明确了创新项目、创新群体、创新目标,创新的思路也就跟着明朗了。
同时,班组创新也离不开有效方法来支撑。现实中,有些企业班组一提到创新就感到头疼。究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创新,而是在有条件、有环境、有支持的情况下,缺少临门一脚的方法。其实,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早在前几期的创新专题中就陆续给出了如:“松石创新工作室‘四位一体’创新法”、 “刘树军创新工作室‘六化’工作法”、 “贾廷波创新工作室‘三基两小一’微法”等创新好方法,如果我们能够能通过这些报道加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融合改进的话,其创新方法不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班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一些成功经验来借鉴。这些经验在哪里?就在我们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中。连续9期的班组创新专题,不仅为当前我们班组创新点出了问题、指出了不足,还为今后如何创指明方向、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国网山东电力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成功经验,更是让我们有一种眼前一亮、思路一开的感觉,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落地于班组、开始于班组、成就于班组。只要我们能把这些好经验用起来,融进工作中去,我们的班组创新就会激发出难以想象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讨论中,还有人指出:创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单有思路、方法和经验而没有成果的话,就很难让领导满意、让职工认可。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企业在创新之初信心满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郁郁寡欢、甚至黄摊的原因。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如果只有创新的行动、没有创新的成果,就会让人看不到希望。只有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拿出能解决班组实际困难的成果,即便是小成果,我们也会有了说话的底气、创新的激情,创新起来也会更加的理直气壮和得心应手。
能创者胜,善创者兴。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如果想要赢得市场、谋求发展,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班组创新工作,唯有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积累经验、推出成果,才能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占尽先机、立于不败,进而实现创新强企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