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源记印刷厂员工上厕所竟然要扣工资,工厂根据员工上厕所次数、时长等扣款,有专人进行统计。
员工上厕所要计时扣费,其实已经算不得奇闻,近些年来,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诸如上厕所打卡、如厕需要申报领导等不一而足,大多数人看到这类管理措施,都会觉得奇葩,付之一笑而过,毕竟类似的管理措施、类似的企业都在少数。
较真的人会从人性、情感、法治的角度思考,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合情合法,单从源记印刷厂的管理规定而言,并未有太不人性之处,厂房是设置了全勤奖金而后根据如厕时间对该奖金进行适当扣除,其本质实际上是以奖励来促进效率,只是“计时如厕”太过于亮眼,让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非人性的惩罚性管理”。
单纯地探讨这条措施意义不大,它并不违法,从实施效果来看,既没有太好引发效仿也没有太恶劣以致遭遇反抗。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管理显然不值得提倡,也不受欢迎,但对于这个特定的企业而言,可能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作为一个纯手工流水线的企业,在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中间显然偏向了前者,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也天然的选择了逐利,这是无可厚非的。
从这个案例里,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内部显露了落后的管理模式与现代流水线作业之间的不适应;而透视这个企业,我们也能看到落后的生产方式(全人工流水线)与时代发展之间产生的不适应。就企业内部管理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计件付酬、组建工作团队等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手段来调动工人的自主积极性,从而让劳方从被动的驱使变成主动的参与,既可保证效率,更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样的企业如今也已处于低能效的状态,正是因为生产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所以才在市场的浪潮中越来越艰难地维系生存和发展,以至于员工上厕所都成为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大问题”。过去三十年中,在沿海一带,这样依靠低人力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曾经制造了的“中国制造”的辉煌奇迹,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过去的“人口红利”不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事实上这样的转型升级已经在开始产生阵痛,近年来的“民工荒”以及大批量的小手工制造业的倒闭破产就是明证。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要更上层楼的必经之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那些不适应发展、不顺应潮流、不创新求变的生产方式和企业工厂,无疑最终都难免苦苦支撑后被先进的产业形态替代,若是岩板僵化地依靠固有的生产方式,仍旧在旧的发展模式下,不通过转型升级,却无底限地压榨劳方权益,只能是饮鸩止渴。就好比源记印刷厂这样不升级流水线,不改变管理思路,不创新发展技术,却通过让员工“计时如厕”来提升生产效率,无疑是可笑可悲,其发展纵有一时的苟活,却不可能有发展的明天。
无论是身处流水线上的劳动员工,还是置身发展浪潮中的工矿企业,都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洪流一同前行,从“计时如厕”的奇葩管理中,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劳方的委屈,也要看到资方的“无奈”,更要认识到这样的委屈和无奈,正是我们蓄势再上、革故鼎新的时代代价,看清它、认识它、挑战它、克服它,于每一个劳动人民,每一个企业,和我们的整个国家,都是伟大的跨越和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