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4|回复: 8

【反方】减少员工离岗靠增加积极性“入厕费”只会适得其反

发表于 2013-10-11 11:44: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减少员工离岗靠增加积极性“入厕费”只会适得其反

    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源记印刷厂员工上厕所竟然要扣工资,工厂根据员工上厕所次数、时长等扣款,有专人进行统计。近日,该厂有工人向媒体投诉厂方的“奇葩”规定,并出示了“如厕/厕纸扣款6.35元”的工资条。该厂人事部胡姓经理前日下午回应称,所扣款项为奖金,目的只是为了减少员工离岗时间。(9月24日《深圳晚报》)

    人有三急,势必每天都要上厕所,上厕所即扣工资,员工怎能接受!若员工频繁的上厕所势必是因为工作枯燥或者劳累,缺乏积极性的一种体现。企业未能考虑到问题的实质而制定“入厕费”制度,员工自然不能接受。减少员工离岗靠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入厕费”只会适得其反!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员工为何频繁上厕所,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值得反思和警醒。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缺乏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以及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导致员工忠诚度、满意度仍然不高,严重的甚至跳槽。主要原因是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只是雇佣与被雇佣、工作与报酬的关系,缺少感情联系的纽带和必要的信任基础,严重的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以及培育员工的主人翁地位。重要原因是企业对人的关注很少,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降低,尤其是对于高层次的人才和知识型的员工。深层次原因是管理者的权力和威信下降,造成管理难度的增加。

    为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取代“入厕费”一说,应科学规划,加以针对性地解决。核心是增加精神奖励,提高物质奖励自然皆大欢喜,但对于因实力不济而力不从心的中小企业来说,精神奖励同样也能达到良好效果,如:当员工工作表现好时,不妨公开表扬一下;当员工过生日时,一封精美明信片,几句祝福问候语;对下属员工提出的建议,你微笑着洗耳恭听;颁发奖衔来肯定勤奋向上的人们的成就等。关键是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公设计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办公环境一方面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确保员工们的身心健康。重点是告诉员工发展方向,公司用不同的方式告诉员工发展方向,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在职业计划方面帮助员工,从而使双方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还要改善企业内部员工的人际关系,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关怀这些社会性需要的,工人社交需要的满足,对激励他们的工作干劲也是很重要的,“满足了的工人是出活的”。

    减少员工离岗时间靠的是员工很高积极性,“入厕费”一说决然不可靠。只有当员工的积极性很高的时候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至于不想去上厕所,忘记上厕所。因此,企业应花力气在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面,“入厕费” 一说不应再有。相信,在企业的高度重视下,对员工的各种激励机制的完善,一定能够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性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让企业和员工都能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48:03 | 查看全部
第一次参与,热烈欢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57:19 | 查看全部
别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会频繁上厕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57:25 | 查看全部
学习曾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58:25 | 查看全部
明知道扣钱也要去,排除正常要求,还有什么意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1:59:10 | 查看全部
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也要学会三思。写的很成熟,还真没发现什么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3:25:01 | 查看全部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取代“入厕费”一说,应科学规划,加以针对性地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4:21:34 | 查看全部
赞同曾老师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5:09:30 | 查看全部
就应该增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要多做好和职工的沟通和交流,用心管理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