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2|回复: 1

孔庆菊:达坂山脚“格桑花”

发表于 2013-10-14 10:59: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云雾缭绕的达坂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二中高级教师孔庆菊,就在这达坂山脚下执教了21年。“教师职业是我自小的选择。我一生也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孔庆菊的诺言。一个个家境困难的孩子,在“孔妈妈”的资助下完成学业;一批批“学困生”,在孔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成长进步。格桑花,是藏族人心目中最美丽的花,而孔庆菊就被学生家长们亲切地称为“格桑花”。

  孔庆菊带的班级有些特殊,全班54个孩子,来自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大约20个孩子,生活在艰苦的农牧地区。在大山中坚守21载的孔庆菊,最懂得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

  孔庆菊常说,“作为教师,细微的关爱不容忽视”。班上有位名叫咎旦错的藏族女孩,初入学校时非常害羞,说句话都脸红半天。孔庆菊特地安排一名“胆子大”的孩子与她结成对子。慢慢地,咎旦错越来越开朗,老师出远门了,她还把短信发到老师手机上:“最近门源每天都下雨,老师照顾好自己,我们都等您回来……”

  对许多孩子来说,孔庆菊不仅是老师,还是“妈妈”。一位从小失去母亲、父亲下岗的孩子记得,是孔妈妈拿出微薄工资,给因家境困难多次面临辍学的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一位家住边远山区,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孩子记得,孔妈妈经常带他看病,还把他带到自己家去住……

  对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孔庆菊也从不轻易放弃。学生罗一宁总是在课堂上打瞌睡,过了一阵子,她竟然开始撒谎,找借口不来学校。孔庆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罗一宁又一次旷课时,她赶到学生家。原来,一宁迷上了打游戏,父母忙于生意,竟放任孩子玩到深夜。促膝长谈,推心置腹,孔庆菊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她身上,就连外出开会,都不忘发短信,毫不吝惜鼓励:“一宁很懂事!我心中最棒的学生!好好学习,老师为你加油!”如今,罗一宁的学习成绩已在班上名列前茅。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须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孔庆菊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她带的班级成绩骄人,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全年级700分以上的十几人中,她班上的学生就占了9人。

  秘诀在哪里?2002年的新课程改革是孔庆菊的“法宝”。“课改之前,我恨不得把课本上所有的重点都一条条列在黑板上,而且教学是高高站在讲台上的”,孔庆菊说,新课改是她教学方法的分水岭,“现在,我走进学生中间教学,上课时来回走动,激发学生参与”。

  孔庆菊的语文课注重让学生掌握方法,把“授人以鱼”变成“授人以渔”。初一年级,语文课进度极慢,因为每讲一篇课文,孔庆菊都会让学生积累大量基础知识;到了初二、初三,孔庆菊就把课程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不用老师教,学生们就自己说出了要点:这篇是写人记叙文,重点是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怎么刻画?是将人物放到事件中,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描述……契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不仅让课堂轻松起来,更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

  身担课改教研组长一职的孔庆菊,经常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教改精神、教材教法、撰写心得。她对年轻教师手把手的“传帮带”,在整个学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州课改先进学校”。她的《多给学生一点赏识》、《浅议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和联想》等论文,在国家、省、州、县级刊物上发表;因业务精湛,她还多次承担省、州各级的教师培训工作,并在2011年承担青海省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工作。

  孔庆菊获得的荣誉太多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十杰教师……但她更关心荣誉之外的东西,比如这次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赴京领奖,她仍记挂着临行前孩子塞给她的心愿纸条:想尝尝北京特产、看看军事博物馆里的武器、在北大清华的教室里转转……

  记者点评

  言谈中,孔庆菊谈到孩子的错误,眉心微蹙,语气焦急;说到孩子“满脸笑容”,自己也乐开了花;她掏出手机,骄傲地给我看孩子们发的短信,满溢着思念之情,而她的回复,也令人倍感温暖。也许如她所说,“都是平平淡淡的”,但细微处表现出的育人之爱,感人至深。

  在大山里坚守21载的孔庆菊老师,不仅有执着坚守,还有积极进取和创新。她因材施教,业务精湛,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当地民族教育做出了贡献。(张  烁  刘伊能)
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0 17:39:37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