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0|回复: 5

“造血”+“输血”——80后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生命力旺盛的秘诀

发表于 2013-10-16 11:24: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造血”+“输血”
    ——80后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生命力旺盛的秘诀
    周静
    成立3年3个半月来,共完成技术创新32项,其中“矿用动力电缆长度精确快速测量仪器”在2012年获国家专利,培训员工4000余人次……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矿机电科外线队的“程伟技术创新工作室”缘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们通过融研、修、教、推为一体,源源不断地‘造血’、‘输血’,让工作室走得更好。” 10月15日,技术工作室的发起人、矿劳模、外线队副队长程伟道出其中的秘诀。
    “研、修”“造血”助技术、经济比翼齐飞
    程伟用“从‘散兵游勇’到规范有序”形容工作室的成长历程,2010年7月,“程伟技术工作室”刚挂牌成立时,就他一个“光杆司令”, 历时一年半才完成通、压、提、排等6个项目的矿井模拟教学系统的研发工作,“一个人的想法受局限,创新路走得挺难的。”程伟说。现在,工作室的研发人员增加到12人,每周大家都聚在一起开“诸葛会”, 12个人,12个角度,在头脑风暴的思想碰撞中,“金点子”更容易“蹦”出来,国家专利产品“矿用动力电缆长度精确快速测量仪器”在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创新成果的成熟过程不断加速,完善程度持续提高,创新方向也更“接地气”,作为矿技术攻关课题组在班组的分支机构,工作室在协助课题组完成“命题”创新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命题”创新,“主井温度保护装置”、“高压防爆开关门闭锁装置”等一个个“金点子”竞相迸发。
    煤炭企业面临行业性危机,工作室如何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今年年初,工作室效仿全国“十佳”安全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保运科保运队检修班的“李祥平技术工作室”,设立电子维修室,将井下开关组件、地面工业电路板等七大类设备纳入维修范围,起到了缩短维修周期、节约外修资金、提升创新能力“三效并重”的作用,以隔爆开关保护器为例,维修一台便可创造4000余元的经济效益,有力助推技术和经济比翼齐飞。
    “教、推”“输血”让创新“血管”畅通无阻   
    “工作室要想有更多、更好的创新,要把更多的‘新鲜血液’引进来。”对于工作室设教学区的目的,程伟这样解释。工作室每周举行技术创新培训,将通、压、提、排等矿井模拟教学系统运用到教学中,通过直观、易理解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培养创新后备力量。潘成帝、黄威等研发组成员就是通过培训挖掘出来的,潘成帝的创新成果《主井井筒机械开关的改进》、黄威的成果《行星齿轮减速箱无油封式轴承端盖的设计》曾获矿合理化建议三等奖。
    “创新不是纯粹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应用和推广,要把成果真正推出去。”程伟说。而一个小工作室若想凭一己之力推广创新项目,其难度可想而知。发起“百万创千万”工程,为实施创新成果提供保障资金,每月精选2项创新成果在全矿推广,通过创新成果可视化视频的方式,降低推广难度……矿上一系列推广创新项目的举措让大家有了新主意:何不巧借“东风”,矿上搭台工作室唱戏?工作室创新成果的推广依托“官方机制”,走上了高效有序的运转轨道,在全矿全面推广应用的“井下高压防爆开关联络开关的改造”项目,创经济效益36万余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1:34: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1:34:25 | 查看全部
“创新不是纯粹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应用和推广,要把成果真正推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17:14:30 | 查看全部
题目新颖,有推广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17:16:51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1 18:37:12 | 查看全部
好文章。好文字。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