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 “黄金粥”现象折射带薪休假制度不足
        近日,事关个人利益问题的黄金周假日改革的话题——全民休假的最新制度安排,成为任何一个期望通过黄金周大假开展休闲、探亲和旅游的工薪阶层的关注热点。
        十一黄金周是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黄金周当初设定的最初目的在于,集中释放消费能力,拉动日常周末节假日所不能产生的内需(比如长途长时间的旅行与购物)。因此,十一黄金周不应取消!
        但是,法定节假日一向是出行高峰,今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也再次出现车流、客流的“井喷”。截至10月5日,中国道路共运送旅客超过4.8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如潮之人,反倒成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突出景观。故宫单日游客数再创历史新高,八达岭长城更是人挤人。一时令人们慨叹,十一出游,到底是看景还是看人?满眼是人,人便成了风景的障碍,如何去感受景点的文化?人挤人、人堵人,闲适的心情也便消散,身心累得紧又如何放松?因而,人满为患,实乃糟蹋了风景与游兴。
十一黄金周爆满,催生“黄金粥”成热词。出行旅游、观光购物的人们屡次饱尝人满为患之苦,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件,也同时对环境造成了“集中式破坏”。以“寓假于节”的方式缓解这一压力,借此推行已经逐步被大多数企业淡忘的带薪休假制度,势在必行。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黄金粥”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带薪休假制度的不足,虽然在多年前,带薪休假已经以法律的性质写进了《劳动法》,但其实施难度却是有目共睹。现实生活中,执行这样规定的企业和单位少之又少,大部分中国人目前还享受不到休假、带薪休假这样的福利待遇。休假制度也许与很多国家大事相比,似乎还不算大事,但这确实就是民生,确实就关系着广大百姓的幸福指数。
        在我国还未能有效解决法定节假日出行拥堵以及由之带来突出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单从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角度出发,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缓解黄金周压力迫在眉睫。
关键在于带薪休假制度能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大型国企,应该不成问题;阻力在私企、外企、个体工商户以及一些社会中介组织。私企等机构出于自身利润效益考虑,即便允许员工休假,但“带薪”很难兑现。因而,企望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政府有必要引导和促进私企等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当全社会各行业带薪休假普遍落实,取代黄金周就指日可待。
其次,政府要做好带薪休假制度的宣传工作,引导企业认识到落实带薪休假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尊重员工权利的体现;而带薪休假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尊严感,员工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再次,建立带薪休假激励机制,对于带薪休假落实较好的企业,要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于带薪休假落实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要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对于拒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单位,要坚决予以惩戒,必要时可考虑令其退出市场。
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能够满足人们需要,便于其时间安排;能够缓解旅游产业各部门的供求压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带薪休假制度的贯彻落实,一定能够实现“黄金粥”到黄金周的回转,更好地为国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出游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