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7|回复: 31

【正方】理应保留这为数不多的“黄金周”

发表于 2013-10-15 16:52: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理应保留这为数不多的“黄金周”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10日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网上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以及参与问卷调查者对法定节假日安排的建议等。(新华网)
    自1999年我国实行黄金周以来,各行各业对该项制度的争议性就一直存在。而今年“黄金周”更是被人视为最乱“黄金周”。随之而来的节后综合征也为之爆发。一边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发展为说词,要求保留“黄金周。”另一边是以交通堵塞、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为借口,要求取消“黄金周”。
    面对这一局两破、双题单解的情况,笔者认为,从一年三个“黄金周”到一年两个“黄金周”的历程来看,“黄金周”来之不易,理应保留这为数不多的“黄金周。”
    毋庸置疑,“黄金周”特有的短期“井喷式”人流,确实会给一些企业、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群带来冲击和影响,让原本平静有序的生产生活,遭受到“外来之扰”和“局部之痛。”但也没必要把景区拥堵、桥梁压垮、游客行为等问题,尽数归罪于“黄金周”。这些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部门预测不准、经营不善、管理不严造成的,和“黄金周”本身没有关系。
    相反的,我们应该更加清醒的看到,尽管黄金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但与之伴生的如: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地方经济、促进劳动就业等正面效果,同样也是立竿见影,权衡之下终究是利大于弊。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相关部门一直相取消“黄金周”而一直没有取消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我国受人口结构、生产方式、文化元素等影响,“黄金周”早已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仅仅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而设置。特别是对于长期奉献在企业、工作在他乡的人群来讲,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深远的意义。
    就拿笔者来讲,初入企业、新进班组之时,被分到了一个离家乡400余公里的小站上工作,小站环境可谓是群山呼应、少见人家,从此背井离乡、举目无亲。每次回家仅坐火车就得将近4个小时,下来还有3个小时的汽车和1个小时步行路程,到家后屁股没坐热就得考虑返程的事情,一年难得回几次家,即便是回家,也很少有机会与家人久坐,朋友久谈。这个时候,“黄金周”就显的格外重要了,因为它长达七天,即便是除去2天路程也有5天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不管是用以缓解疲劳、调养身体,还是用来相亲访友、侍奉双亲,都能让人得到短暂的满足,从而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到“全新”工作。
    因此来讲,笔者认为,“黄金粥”的问题必须用“黄金周”来解决,如果能够适当增加 “黄金周”的数量,让人们拥有更多出行选择机会的话,那么,交通拥堵、人满为患等“黄金粥”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6:53:03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6:54:10 | 查看全部
欢迎杨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6:54:47 | 查看全部
我也赞同杨老师的观点,取消不是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6:55:07 | 查看全部
那只能算是一种逃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6:55:40 | 查看全部

Re:【正方】取消“黄金周”不是解决“黄金粥”的办法

相反要是能扩大黄金周倒是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7:00:46 | 查看全部

回 5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感谢新宇老师第一时间支持,老师辛苦了,多提宝贵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7:59:53 | 查看全部
又把标题重新修改了下,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9:09:29 | 查看全部
笔者认为,“黄金粥”的问题必须用“黄金周”来解决,如果能够适当增加 “黄金周”的数量,让人们拥有更多出行选择机会的话,那么,交通拥堵、人满为患等“黄金粥”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支持老师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20:05:07 | 查看全部
欣赏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