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灵山寺的那棵柏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见过许许多多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树,却从没有见过这样充满着灵性与佛性的树。它是一棵塔柏树,生长于灵山圣洁的土地上,在灵山寺的中院内终日与殿宇中的各尊佛祖对望,同时也耳儒目染着善男信女的虔诚与挚心。它是那样与众不同,以至于只一眼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塔柏,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即使闭着眼睛也可以想象出它如塔般的模样——疏松排列的枝条自下而上渐短,底层的大枝向上或略向下弯曲,直直的小枝次第渐短向上伸展,交互对生的鳞叶紧紧贴着枝干,淡蓝色的刺状果球缀挂于枝叶间,近顶呈圆形,使整个树体形成一个“宝塔”形状。然而,眼前这棵塔柏却长得与众不同,它有近4米高,手臂粗细的树干上生长着叠叠的小枝,在树干的中下部,枝叶形成了一个近似圆柱的半圆锥体,更令人惊奇的是树顶生长着近一米的球冠,就像安然端坐的佛祖头部散发的光环。我原本以为,这样奇特的造型是人力所为,然而,在仔细查看了鳞状叶片生长的趋势,我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神奇魔力。
    看着这棵奇特的柏树,我不禁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抛却原本的形态,变成了这样独具特色的模样?我猜想,当它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一只颇具灵性的飞鸟衔着它飞过草丛、飞过树林,最终将它安放在这梵音萦绕的圣洁之地,成为这里的原著民,接受佛祖潜心的教化,木鱼声声,它从沉睡中苏醒,钻入泥土扎下慧根,生发枝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将根须深深扎在佛祖的脚下,继续聆听佛祖吟诵的梵音。望着满山的苍翠,我又想,也许,这里并非是它的出生地,它原本生长在一个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也曾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的舞蹈,也曾在雨露的滋润下快活的歌唱,也曾迎接过狂风的挑战,也曾感受过白雪的清凉。也许,还有很多也许,但我已无法想象。那么,是什么力量将它移栽到这个漫溢着灵性与佛性的地方?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我想,是命中注定吧!因为只有天生具有灵性的生物,通灵的佛祖才会将它移植在自己的身旁,没有慈悲心肠的万物注定无法在这里生长,没有一定忘我精神的生灵无法在这里与日月同光。
    就在我沉醉于对塔柏的无限遐想时,一行细腰肥臀的大蚂蚁闯入了我的视线,它们像一列列士兵,在树干上鱼贯而行。我听说蚂蚁是以树汁为食的,这群蚂蚁是不是也懂得“授之以李,还之以桃”的道理,自觉地守护着这棵树呢?
    沿着蚂蚁的行程路线寻去,在树顶高高的球冠中间,有一个由腐枝和泥土搭建的拳头大小的巢穴,灰黑色的暖巢被翠绿的柏枝如手掌般承托着,就像一个婴儿藏在母亲的臂弯。我不知道这是哪种小动物编织的家园,也许这里诞生了一群鸟,也许这里养育了一窝蜂,也许这些都不是。但看着这个巢穴,我却感觉到了这棵柏树的包容。它牺牲自己的身躯,纵容蚂蚁的啃噬,它舒枝展臂,容纳鸟虫筑巢。我相信,寄居于此的小动物,一定会用感恩的心给予这棵树最深的尊重,它们也会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芸芸众生。
    忽然觉得,这棵树就是一尊佛,不仅仅是它具有近似佛祖的样貌,更因为它拥有佛祖一样无私无畏的胸怀。它在中院的香炉前修行了这么多年,终日与缭绕的香火相伴,参透了世事的浮华与纷争,看破红尘,在汩汩的泉水声中静修自己,无欲无求,崇尚无我之境!
    阳光穿透树隙,斜斜地照射下来,但仍有一丝清凉投射在我的身上。转回头,才发现,这棵塔柏是进入中院的第一棵树,有了它的指引,我们可以登抵上院欣赏美丽的风景,攀上五佛落座的五座山峰,面佛而拜,意表虔诚。
    环顾群山,在苍松翠柏下,灵山景色自然天成,五佛三院散落其中,一种沉静涌入我的心中。轻轻地抚摸着柏枝,让它清新的味道浸润到我的身体,净化我浮躁的内心,让我融入其中,做一个无私豁达的佛教中人。(张艳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