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3|回复: 0

老人性情变警惕心理病 老人“睡不好”家人要留心

发表于 2013-10-22 16:44: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医生提醒,老年人出现沉默寡言或失眠加重,有可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初期症状,家人必须加以重视。

  老年人心理问题易被忽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中心主任潘集阳指出:“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变得沉默寡言或出现失眠等异常是身体机能衰退的正常表现,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心理出现问题的征兆。”

  潘集阳表示,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可留意以下几方面——性格变得怪异,对子女漠不关心,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无端恐惧焦虑等。“举例来说,原来性格外向活泼的老年人现在不愿意出门,即是性格变化;或现在和过去的表现大相径庭,或跟同龄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异。家人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让患者及时就诊,得到正确的治疗,就不会发展到病情恶化甚至自杀的一步。”

  他同时提醒,老年期精神疾病往往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导致误诊。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大多有慢性基础疾病,伴有血管、血压多种相关的病变,“老年期各种病交织一起,医生很难识别,治疗起来就更难。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会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老人“睡不好”,家人要留心

  潘集阳提醒,不少老年人睡眠时间变短,他们自己及家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老年人睡不着、早醒是正常现象。人老了都这样,但其实,这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据美国研究数据,大部分的老人失眠都是由于心理疾病所引起,使用抗抑郁药,老年人生活质量(包括睡眠质量)会大大提高。因此建议,若老人出现失眠,家人就要留心了,应带其到医院就医并遵医嘱适当选用抗抑郁药物及早治疗。”

  除了失眠外,有些老年人因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也有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