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将面向海内外人才公开招聘700余名医务人员,招聘开通了绿色通道,不管是符合条件的选聘人员还是优秀的医科毕业生,均可免笔试直接进入资格初审和面试。
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将在11月6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面向海内外人才公开招聘优秀医务人员。
记者了解到,市、区两级医疗卫生部门下属50多个事业单位将参加本次招聘活动,提供岗位500余个,拟招聘700余人。其中符合选聘和紧缺岗位目录规定条件的岗位240余个,拟聘270余人。“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各区医院等都参与了招聘,包括儿科、B超、影像、内科、外科、妇科、精神科等多个紧缺岗位。”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外,还有270余个岗位是面向2014年毕业生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拟聘440余人。
近年来,深圳各大医院医生“招人难”成了普遍的难题。在多次深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中,出现“零报名”的岗位几乎都是来自医生岗位。而从2009年开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开始发布事业单位年度人才紧缺岗位目录,最近3年,医生年年“榜上有名”。
“ 压力大、风险高、收入少”成了深圳医生招聘难的主因。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就曾向记者大吐苦水“儿科医生太难招”。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市儿童医院虽然公开招聘儿科医生,却都没能招够,儿科医生严重不足致使该院疾病高峰期患者看病等候时间最长达到6至8小时。而为了留住规培的儿科医生,儿童医院要额外“挤费用”给规培人员按正式员工待遇发放奖金福利。康宁医院就更夸张,3年来只新进了8名医生。
“以前是区属医院招聘难,现在市属的也不好招。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开出相对优厚的条件,但是到各个城市去游说了一圈,根本招不到人。没办法,对比起来,深圳总收入也不比内地高,执业环境也不好,压力大、工作强度也大,谁还愿意来?事实上,在医学人才的争夺上,深圳已经不具优势。”一家市级大医院的人事科负责人如此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医务人员紧缺已经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一步,我市将在住房保障、引进政策上出台新政策,给予适当倾斜。而此次尝试在人才交流大会上公开招聘医务人员,其招聘流程大大简化,符合选聘和紧缺岗位目录规定条件的、以及优秀毕业生均可走绿色通道,免“笔试”环节,现场直接收取报名资料,进行资格初审和评价,再由招聘单位组织面试、体检、考察和聘用工作。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