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段时间,与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专刊联合举办“全国企业优秀班组长西藏行”活动,有机会走进令人神往的西藏。从进入西藏界内,映入眼帘的独特景象是居民住宅的屋顶和荒芜人烟的山包,随处飘荡着五颜六色的“彩旗”,这个景象使我产生好奇。来到拉萨的八角街头,又看到许多藏胞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器物,边走边不停地摇晃。此时我实在忍不住找来导游打问。导游给我介绍说:因为西藏是一个宗教地区,但同时西藏也是一个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藏胞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甚至很多是文盲,让他们去背诵梵文经书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大家对表示对宗教的信奉和虔诚,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你看到的那些彩色的小旗叫“经幡”,上面写的都是经文,居民把它悬挂在屋顶和山包上,意味着风吹动一次就等于诵经一次;你在八角街看到藏胞手里转的器物叫“转经轮”,里面装着的也是经文,顺时针转动一次,也意味着诵经一遍。人们用这种非常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对宗教的笃信。
我没有对导游的解释进行考证,但这席话却让我悟出一个道理――管理也需要返朴归真。多年来,企业管理者尝试寻找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工具,管理服务机构也努力探索企业容易接受的理念和方法,如何帮助更多的企业。但大家不同程度上存在把管理复杂化的做法,甚至照搬一些管理名词,这些非常专业的管理专用名词是管理界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果,而企业内的员工怎能一时理解呢?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在企业的普及和落地。
因此,如果想让这些管理新思路、新方法能够普及于更多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和管理界的专家应该考虑如何将其简单化、平民化,而不要将其神秘化、学术化,因为塑造一些新概念不是目的,能够真正让企业员工理解和接受,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去并产生效能才是最终目标。
我更欣赏那句话: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