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23 18:48:09
|
查看全部
跳蛛
这只像黄豆大小的蜘蛛,在深圳叫跳蛛,在台湾叫蝇虎,在香港叫金丝猫。对一种昆虫起名形象地显现了三地对待中国文字与文化的方式:大陆的取名遵循英文翻译(jumping spider);台湾的起名尊重传统文化——源于1700年前晋朝崔豹撰写的《古今注·鱼虫篇》:“蝇蝇虎,蝇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蝇……”;香港取名“金丝猫”,形象地描述了小动物亮晶晶的圆眼睛和捕食时的灵动,受殖民文化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小小的跳蛛有8只眼睛,是唯一视力能与人类相匹敌的蜘蛛。你要是面对面看一只跳蛛,它脑袋的中间一双主眼也会瞪着你看,主眼用来感知大小、颜色和形状。另外6只副眼位于侧面,用来监测物体的移动。
跳蛛用跳跃方式捕捉昆虫,它们会吐丝,但从不结网,它们吐的丝是起到悬空时“保险绳”的作用。敏锐的视力,矫健的跳跃能力,加上收放自如的“保险绳”,可以让它捕获到比自己身体大十几倍的猎物。
它的身躯太细小了,常常被人忽略,下次在郊野里行走,留心一下那双正在与你对视的大眼睛。南兆旭/摄
这伙计其实不是蜘蛛
梅林后山上的长脚盲蛛。这种又被称为长脚爷叔的小动物身体和一个小米粒一般大,腿却是身体的数十倍长。盲蛛并不是蜘蛛,它们和蜘蛛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那又长又细的腿,有时为御敌,它们会主动折断自己的长腿。动物受惊扰、袭击或受伤时,将自身的一部分折断舍弃,这种行为叫作“自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