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刘玉芳
光听说过江南美,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却一直没机会饱览南方风光。
那天,突然接到通知要我到福建出差,我便在寒戚戚的冬季连夜踏上南下的列车。一睁眼,我便惊喜的发现,呼啸的列车已经穿过灰色的北方,驶进红花绿叶的南方。那一株株绿树从眼前匆匆掠过,那明灿灿的阳光下不时的冒出一个个泛着小舟的河塘,我内心的感受几乎可以用“惊呼”来形容。感觉刚刚还在过冬天,一转眼就到了春天,我真有点相信是时光倒流了。
听说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岩茶都是闻名天下的好茶。我到很想借机了解一下南方的茶艺呢。
说起茶叶,我是个参加工作前一口茶都不喝的人。记得小时候,奶奶家有个大大的白瓷漆茶杯。茶杯外面印着毛主席语录,里面常年沾满褐色的茶垢。客人来了,面对热气腾腾的茶杯,客人便笑着说些感谢主人招待热情的话。那时,我想茶一定是个很高贵的好东西吧,便也喝了一口。刚一入口,我就吐掉了,我没想到引起大人们如此感兴趣的茶,味道居然是又涩又苦,还远没有凉水解渴呢。从此,茶在我印象里就是一个字“苦”。
我参加工作那年,有一次上街回来,我冲进娱乐室吵着说口渴了,有位非常讲究喝茶的老友,他破例的说:“我杯子里有水你喝吧。”我一看是茶水,就干脆的说不喝,朋友坚持让我喝一口,别人也都劝我喝,他们说还没人敢喝这位老兄的茶,听说他的茶很昂贵。盛情难却,我喝了一口:“咦,你的茶水为何不苦呢?”我瞪大眼睛傻傻的说。
朋友笑笑的说:“好茶不苦,更何况茶也不是像你那样喝的,茶是要用心品的。茶品的好坏,更多的是因人而异。总有一天,品尽人生苦滋味,你也会喜欢喝茶的。”当时觉得朋友的话好深,不明白,但我深记在心,留下来慢慢体会。
从那以后,我慢慢喜欢上了茶。我不会辨别茶的好坏,买茶就遵循一个原则: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到了福建,发现南方人和北方人喝茶完全不一样。北方人喜欢用大玻璃杯喝才过瘾。胡乱地扔进一些茶叶,反复续水,直到淡而无味为止。
而在福建,几乎家家都有一套专业的茶具。他们的茶艺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他们的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有朋自远方来,烧上一壶沸水,然后用镊子把用开水烫过的酒杯一样的茶杯,放在典雅的茶托上,在茶碗里放上 7克左右的茶叶,经过洗茶、洗杯一系列优雅的动作,按着每泡茶该泡上多少秒的讲究,将泡好的茶水经过漏斗过滤到小茶壶里,主人把每盏杯子里各倒上多半杯茶,小屋立刻茶香袅袅。大家端起茶杯用心品着茶的嫩、纯、甘、香;互相切磋着安溪铁观音工夫茶艺;赞颂着武夷山岩茶的高贵;探讨着大红袍的清、纯。满屋的茶香盈袖,清香盈心。
原来,品茶的过程即为体验人生的过程。一遍茶,不喝也罢,因为味太浓烈。二遍茶,甘甜香美,可惜不常有。三遍茶,只能回味,让人懂得珍惜。这杯人生的茶,品到此时,才品出人生的无限况味,那就是,苦尽甘来,一切随缘,只求舒心。
人到中年的我,在尝尽人生的种种辛酸之后,品味着一杯香醇的清茶,我的心宁静而安详,静静的喜悦跃上心头。
人生其实很美的。仿佛这杯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岁月中历久弥新的温馨味道。一个人,能够于求生的竞争中,忙碌的工作中,琐碎的生活中,拥有一份品茶的美丽心情,那就是幸福的极致了。如今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人生如水,朋友如茶的意境。因茶而结缘的朋友就是不常有的二遍茶。虽说时光流逝,朋友不常聚,也终将要喝人生的第三遍茶,回味无穷,记住该记住的,珍惜该珍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