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洋 漯阜铁路周口机辆段
新闻:10月30日新闻联播《逃票,逃掉了什么?》
评论:《加强监管,让逃票者重返文明的家园》
最近,在一些城市的地铁、公交、火车站、公园,逃票频频发生,而且逃票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一般公园景点门票也就几十块钱,一张公交票几块钱,占了小便宜,失去的又是啥?(10月30日新闻联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市场经济深入人心,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公平买卖,诚实交易”——这道理连黄口小儿都懂得,却总有一些人,只要有机会就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投机钻营占便宜。购物插队、蹭车逃票……诸如此类屡见不鲜。这样做,或许能省下几块钱,而文明礼仪的好风气恐怕也被钻营者自己省的干干净净了。
正如新闻中曝光的上海火车站7号候车室8月30日的监控录像显示,16点48分开始检票。一女士尾随前面的旅客进站,在检票员劝阻下出闸后,她又返回检票队伍,伺机再度“闯关”,见前面的旅客刷卡闸开,再一次跟着溜进了闸口;另一位男士,被检票员发现无票进站后,还执意硬闯,两名检票员都没能把他拦住。短短2分钟,就有28人强行通过检票员的阻拦逃票进站。
翻墙进公园逃票已经不新鲜,9月15日,西安一男子竟然带着一个小女孩通过窨井钻入公园;还有一群年轻人在贵州某景点为逃票而爬悬崖,差点丢了性命;北京香山公园门票淡季5元,旺季也不过10元,“黑导游”私自架梯坐等生意上门,游客竟也趋之若鹜,省钱不多却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
如果说单个的逃票者是占便宜的心理作怪,那群体行为恐怕就涉及道德因素了,后续新闻还有报道:在网上搜索“逃票攻略”竟有200万条结果,覆盖全国的景点和公交,这些“攻略”还在不断更新,甚至还有人以“逃友”自居,通过论坛切磋逃票经验。
乍一看,可笑!细一想,可气!
公交、火车站、地铁、各类景点多属于公共事业,国家扶持和行业投入的力度很大,一张门票(或车票)不仅证明这是一次消费行为,其实它还是一份合同,它能够确保服务的提供者遵守安全契约,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排队加塞术、蹭车逃票术、翻墙遁地术、暴力野游术……看似占了小便宜、实则冒了大风险,同时也伤害了其他人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力。
如何维护?倒也简单,相关行业和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有条件者把“逃票者”的行为纳入个人诚信记录,让酷爱“遁地术”的人挖地三尺也无处藏身,利用宣传的力量得到公众的支持。到那时,他们失去的“文明”自然就会重回我们身边。
(王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