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6|回复: 0

由考核衍生的拷问

发表于 2013-11-6 10:55: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考核”衍生的“拷问”

月度“优秀员工”的评选是我厂多年来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评选机制中,主要以班组考核得分和个人考核情况两项作为参考因素。笔者最近在做该项工作的时候,发现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违反工艺执行的,当班记录不全的,现场卫生达不到标准的,临时性工作不按要求完成的,劳保佩戴不规范的。而对于此,笔者不由得就想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基层生产工作中,一线员工对“考核”二字非常敏感,因为稍有不慎,自己就会被它缠上,结果也就不说而知了。其实,所谓的考核只不过是一种制度的化身,之所以设置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目的是为了保证员工能够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员工总是受不了制度的约束,随心所欲,最终是“引火上身”,被“考核”考得是一塌糊涂。有的员工会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考核不考核完全是领导一句话。所处的位置不同,造就的心理也就有所各异。如果这样允许的话,所有的制度将变成一纸空文,考核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失去了它的“威力”,在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生产,真不敢想象将会呈现何种局面?

纵观以上所列举的种种被考核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员工之所以会被考核,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是因为自己的不尽职和不尽责才导致考核重重。有一定的工艺要求,为何要偷工减料去执行?日常原始记录经常做,为何要丢三落四做不全?现场卫生天天搞,标准要求早已是熟记于心,为何要投机取巧不搞彻底?临时性工作并不是日常性的,偶尔安排一次,为何还要粗枝大叶达不到要求?月月有考核,被考核的原因总是重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一种“拷问”,真正地去拷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为何我们的本职工作总也干不好?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在作怪?

拷问自己,我们才发现所有的考核完全可以避免,主要是我们自己丢掉了责任心,把该做的工作削减了,主动与制度抗衡,让考核纠缠。拷问自己,我们才发现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根深蒂固,给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与其说是我们害怕考核,确切地说我们根本就不畏惧考核,如若不然,又怎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试法呢?笔者今天在此畅所欲言,也是有感而发。如今,我们的豫光面临的局面不容乐观,倘若我们还如此下去,又怎能尽早实现百年豫光的梦想?只要我们端正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考核就会没有生存之地,这一点不光是远离考核的压制,更多的是为豫光的未来铺设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