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6|回复: 11

[散文] 老家变了(原创首发)

发表于 2013-11-8 13:11: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家变了。
  很久没有回老家了。老家原名叫游方庙,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明朝有个典故,里面讲到了老家,一位状元说:“游方,游方,游必有方!”想来应当是游方庙这个名字的由来吧。
  当地人喊游方庙又叫寨子,因为它位于一个山顶,与泸县玉蟾山遥相对应。从明朝那个典故还可以得知,早在几百年前,游方庙就盛产花木。
  1980年初,我随父亲从西藏迁回内地,父亲就分配到了游方庙。
  那时,游方庙还有一个名字——国营泸县园艺场。
  方圆5平方公里,漫山遍野都是果树,有桂圆、荔枝、鹅蛋柑、蜜桔、红袍柑、冰糖橘等等。春季花开时,花香飘几里,四川、泸州等电视台专门到游方庙拍摄纪录片。出产的优质柑橘大部分外销当时的苏联,换取外汇。
  园艺场除了果树,还有酒厂。最早的一个白酒厂,酒味纯正,纯高粱酿造,八十年代的国优、部优产品。后来又有了果酒厂,把自家生产的果子酿成酒外销。再后来,又有了曲酒厂。一加一并不一定就等于二。没有经过市场考察就盲目上马的曲酒厂直接将园艺场带进了一个走不出来的死胡同。三角债、果树老化、品种的落后、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了园艺场最终走向了崩溃。
  老人们舍不得园艺场的一草一木,舍不得果园的山山水水。
  孩子们舍不得在果园留下的每一丝美好记忆。那山那水,还有那穿山而过、规模宏大的五、六个防空洞,都留下了孩子们嬉戏玩耍和成长的脚印。
  改革的脚步越走越近。在改革大潮的催动下,2001年,我和我的父母一起率先离开了游方庙,搬进了县城。
  12年过去了。每每路过老家山下的招呼站,心中总免不了激起些许涟漪,总想下车再到老家去看一看。
  其实,我早已知道。我家住的200多年的老宅院已经被承包商推倒,建起了野猪养殖场。父母承包的果园已经变成了度假山庄。
  一起同行的妻子说,老家已经被规划为泸县的后花园,有工厂、医院、还有中药材种植基地。
  看着几辆推土机在轰鸣声中将一个小山削为平地。我知道,老家真的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3:13:42 | 查看全部
老家,老家,多少次梦回老家,多少次梦中还在老家果树下嬉戏玩耍。如今,老家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3:41:15 | 查看全部
老家变了,这种变化,有着发展的阵痛,更多的是无奈吧,无论如何,老家变了!

学习廖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8:29:32 | 查看全部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老家都变样了,但游子心中满满都是原来的模样,感伤也好,欣喜也罢,总之都变成熟悉的陌生地学习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8:54:53 | 查看全部
时代的变迁必定会给老家带来变化。既欣喜又有几许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8:58: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9:00: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9:00:20 | 查看全部
   努力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8:59:04 | 查看全部
希望我的老家越来越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0:09:5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