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先祖——查瑜在明朝初年从江西婺源迁入海宁袁花镇,诗书传家。清康熙年间,查家进入全盛时期,先后有11人考取进士,其中查升、查祥、查慎行、查嗣瑮、查嗣庭5人进入翰林院,因此,查氏家族有“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美誉。至于考取举人与秀才的在查氏家族中举不胜举。康熙曾写“秦汉以来巨族、东南有数人家”的匾额,赞誉查氏家族。查氏子弟的代表人物是查慎行、查嗣瑮、查嗣庭三兄弟,三兄弟中的出类拔萃者是查嗣庭,他在雍正初年任礼部侍郎。
这个大家族有300多人,到雍正一朝遭受灭顶之灾,男的不是被杀,就是流放西北苦寒地区,女的沦为功臣家奴仆。这一切都是因为牵强附会的文字狱。
雍正工于心计、阴沉险毒,他最为擅长制造文字狱,然后无限上纲,升到“大逆”高度,置人于死地。他当皇帝13年,制造文字狱达16起。冤案一起,株连九族,人心惶惶,血风腥雨,全国一片恐怖,而他的皇权在恐怖中愈加巩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是雍正心腹,曾助他登基。仅仅因为他在疏本中将“朝乾夕惕”写成“夕惕朝乾”,雍正就硬说他心怀不敬,判他有“大逆”之罪,命他在杭州自裁,其子年富斩首。雍正制造的著名文字大狱还有钱名世的《颂诗案》与吕留良大案等。
雍正帝残杀查氏家族300多条生命,但他并不能摧毁查氏世代相传的文化。
查氏家族以诗书传家,形成无法磨灭的文化传统,家族中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就有41人,出的诗集达40余部,其中最为出名并在全国有较高地位的就是查慎行。他成为朝廷钦犯后遭到流放,但他的诗歌仍在社会上流传。查氏家族又有一批著名学者,出了一百多部专门著作,其中有一部分编入《四库全书》,这些专著并没有因查嗣庭案而失去光辉。查氏家族又是海宁藏书大户,建有多个家族图书馆,如查升建的“澹远堂”,查慎行建的“得树楼”,查嗣庭建的“双遂堂”,查嗣栗建的“查浦书屋”等等,这些藏书楼给查氏后人留下重要的文化遗产,查氏家族并没有一蹶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