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5|回复: 26

[小说] 尴  尬【原创首发】

发表于 2013-11-11 21:42: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退休不久的老骆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星星点点的白发经过在美容店染洗之后越发显得荣光满面。作为一个家庭的主梁骨,他是成功的!儿子大牛虽然没有工作,可是在外面打工也能挣回来一笔客观的收入,让他骄傲的是,他那个人见人夸的儿媳妇巧荣,不但长得如花似玉,又能勤俭持家,把个家的里里外外拾掇的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巧荣给他生下了盼望已久的小孙子,那可是他的宝贝疙瘩,如今孙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只可惜老伴走得早,未能享受到这些,这也是老骆心中的伤痛,孤独和寂寞时不时地折磨着他。
        今天天气特好,万里无云,老骆百无聊赖在街上转悠着,来到一家网吧门口,看见里面坐满了人,不过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听周围的人说,网吧是个好地方,在那儿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快乐,心里一痒痒,老骆身不由己地走进了网吧,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稳后,老骆开始捣鼓电脑,其实在单位的时候他也看见年轻人用过,知道开启和关闭,只是对上网还一窍不通,他挥手示意网管过来帮他解说了阵子,申请了一个被称为“扣扣”的东西,不经意地把网名设为了“等你来”,老骆毕竟是个喝过墨水的人,一旦掌握了那个叫“扣扣”的“小企鹅”,他就喜欢上了这个东西,每天都抽空来这里坐坐,渐渐地加上了N个好友,在网上和这些朋友们聊天、说笑,真是开心无比!
        有一天,老骆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了一个网名叫“寂寞的花儿”的网友,心中一动,便请求对方加自己为好友,对方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他和这个“寂寞的花儿”越聊越投机,竟然心生好感,萌生了一种压抑了很久的情愫。
        再说这位“寂寞的花儿”,她的确是个寂寞的人儿,丈夫常年在外面打工,不能陪伴在左右,本来打算找份工作干,可是孩子太小,还在上幼儿园,需要她照顾,白天送孩子上学后,她便无事可做,为了派遣排遣寂寞,丈夫便为她买了一台联想牌电脑,还开通了网线。自从有了电脑,她的生活真的快乐了许多,她在网上购物、玩游戏、看电影,生活在消磨中总是过的很快。这几天,她心花怒放,情绪好极了,因为她在网上j结识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大哥”,这位”等你来“频频向她发起攻势,不是送花就是送礼物,虽然是在网络上,这也让她兴奋不已,那种每天不一样的祝福和问候撩拨着她的心房,让她惊喜不断,可是一想到在外面打拼的丈夫,她又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她暗暗发誓,就算是朋友,也只能是普通的,决不能再往前走了!
        就这样,一个不断地进攻着,一个努力地抵制着,双方保持在半推半就之间,她原想,这样就好!
        可是,事情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能控制的,刚刚和丈夫通过电话的她心情遭到了几点,原来再过两天就是七夕了,原指望丈夫能够赶回来和她共度良宵,可是,丈夫在电话中却说,七夕也不是个啥节日,工作忙就不回来了,没有多余的问候和话语,哪怕是叮嘱保重身体这类的话都没有,只是问了问孩子的情况后就毫无悬念地挂了电话,这要在以前也就这样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她已经在心里对丈夫和网络上的“等你来“进行比较了,无疑,丈夫的这一次电话让她伤心了!打开电脑后,她急切地找到了那个让她无比亲切却又遥远的”等你来“,对方温情脉脉的话语一波又一波地袭来,她终于动摇了,双方约定七夕节在有缘宾馆见面。
        约好见面的那一天,老骆特意去理发店修了修脸,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年轻有魅力,手中还拿了一把花了几十元买的玫瑰花,这次是真花,紫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关下闪闪发亮。“寂寞的花儿“把孩子送往幼儿园后,便精心打扮了一番,她心潮起伏,心情激动的无法自已,看着镜中的自己,那样的妩媚漂亮,想想丈夫那冷漠的话语,她依然走出了屋门。
        在约定的有缘宾馆、约定的房间门口,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敲了敲门,在房门打开的一刹那,空气仿佛凝固了,两个僵硬的身躯上面端着两张尴尬到极点的脸孔!
        玫瑰花红的如此刺眼,映衬着“寂寞的花儿“那张因尴尬至极而恼羞交加的面孔,此时的脸却一点儿也不漂亮,甚至有点变形了,她捂着脸转身逃也似地离开了这个让她终身都无法释怀的地方。
        老骆因措手不及的“见面“而无地自容,儿媳妇巧荣那张熟悉的脸孔就那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手足无措,手中的玫瑰花洒落一地。
        紫红色的玫瑰,紫红色的脸,定格在那一刻!(蒲永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1:54:05 | 查看全部
虽然是改编的文章,但改编的妙,绝,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1:54:33 | 查看全部
首先要赞一下蒲老师华丽的文笔,其次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读后使人唏嘘顿叹,感慨万千。好文笔,严重支持,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2:01:00 | 查看全部
蒲老师终于出手了,网络新闻,稍加修改,成就美文一篇!

学习蒲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2:03:04 | 查看全部
这个故事暴露了两点:
1、农村人的生活缺乏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障,一旦得了病就会小病拖大,大病拖死。所以老汉的老伴死得早。
2、农村青壮年劳力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打工,只留下年纪大的,和留守妇女,留守孩童。
加之网络时代的冲击,让农村人有些兴奋,也有些迷茫。
这篇《尴尬》,其实就是作者借用一起“巧合”的事件集中反映了转型期中国城乡2元结构所造成的社会乱象之尴尬的一个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1 22:05:36 | 查看全部
故事比新闻更发人深思,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09:07 | 查看全部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感谢初老师指导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10:20 | 查看全部

回 2楼(鲁宝林) 的帖子

感谢鲁老师的谬赞,灵光乍现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12:2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任方圆于2013-11-11 22:03发表的  :
这个故事暴露了两点:
1、农村人的生活缺乏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障,一旦得了病就会小病拖大,大病拖死。所以老汉的老伴死得早。
2、农村青壮年劳力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打工,只留下年纪大的,和留守妇女,留守孩童。
加之网络时代的冲击,让农村人有些兴奋,也有些迷茫。
这篇《尴尬》,其实就是作者借用一起“巧合”的事件集中反映了转型期中国城乡2元结构所造成的社会乱象之尴尬的一个缩影。
胡老师不愧是社会观察学家,洞悉观察力太强了,佩服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2:14:1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从头再来于2013-11-11 22:05发表的  :
故事比新闻更发人深思,学习了
能够引起人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感谢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