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普通矿工二十多年的安全日记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与工友们聊天时,得知中煤能源集团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有一位老工人,二十年坚持不断写安全日记,于是,笔者带着许多好奇和疑问走近了这位老工人。
这位老工人名叫刘登银,今年50多岁,1986年从部队复员来到安太堡露天煤矿,当了一名生产第一线的推土机工人,自从上山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写安全日记,内容大到班组安全例会小到设备的“头疼脑热”、当班作业环境、班组里发生的大事小情等等,他都密密麻麻地一一记在日记本上,二十多年来,光笔记本大大小小就用了67本,摞起来足有三尺多高。
工作期间,刘师傅的岗位变换也不少,但他坚持写安全日记的习惯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写安全日记,刘师傅还真没少跟着它“受罪”,起初,在写日记过程中,语句和生字常常困扰着他,每天写安全遇到“拦路虎”又不少,自己虽说是个初中生,这么多年又不经常与字词句“打交道”,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因此,为了写好安全日记,他不得不向上小学的儿子“求教”。时间一长,妻子就不干了,嫌他一下班就问这问那影响孩子学习,成天婆婆妈妈唠叨个没完没了。打那以后,刘师傅便暗下决心,要靠自学写好安全日记,他先后购买了《怎样写好日记》、《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籍,有不懂地方他就查词典,有时为一篇日记要折腾到半夜。
在班上,刘师傅的举动也曾遭到过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在别人眼里,上了一天班太累了,有会时间应该是看看电视或打打麻将,做些高兴放松的事,谁能像老刘那样,一下班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什么安全日记,纯粹是没事干出风头!面对家人和班上一些人的不解挖苦,一度时期,刘师傅真有过想放弃写安全日记的念头,但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别人怎样说怎样看待是人家的事,顺其自然随便让他们议论去吧,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的安全日记是写定了。
攀谈中,得知刘师傅的安全日记可不同以往,“陈年旧帐”配上大用场,还时不时成了班组里查找过去的“安全明细帐”。说到动情处,刘师傅双手边比划边打开了话匣子,安全日记不仅用在日常工作中还用在了生活里。记得有一年,班里的刘二宝班中妻子打来电话说家中电线短路,烧毁了好多家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八千多元。可时隔数月,厂方和保险公司来调查当时着火原因、时间等相关情况,夫妻俩由于忙乱之中,竟然把当时的具体时间忘了个一干二净,此时的王二宝忽然想起了刘师傅记得安全日记。那天,王二宝正好和刘师傅同在一个工作面干活,翻开日记本上面醒目地记着:2004年3月22日,中班,天气:阴;1375作业面;我和王二宝操作两台推土机在此作业;4点25分,王二宝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有事,王二宝简单与我交待几句后下山。刘师傅扳着指头列举了一些事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师傅二十多年每天坚持写安全日记已成为了习惯,慢慢地妻子也由当初的反对变为理解和支持。现在班组里好多工人特别年轻的新工人,在刘师傅的精神感召影响下,也都观念更新加入到了写安全日记的行列中……
刘师傅作为普通工人中的一员,他把写安全日记当一种工作生活中的乐趣、一种安全责任,二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持不懈,他所在的班组曾多次被平朔公司、矿评为劳动模范和安全标兵。在我们大力树立培养安全型、学习型工人的今天,刘师傅这种执着的学习精神是应该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汉利)
036006 山西 朔州.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15834311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