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8年10月31日,当云南电网公司2008年县级供电企业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大赛项目全部结束,陆良代表队在总决赛中再一次夺取桂冠时,3名参赛选手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从片区预赛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全网20支队的复赛,以第一的成绩冲进决赛,这本身就是一次超越,当再次从六强之中脱颖而出,摘取团体一等奖的荣誉时,这其中无不体现着公司上划后管理工作的加强,员工培训力度的加大,各项工作的规范而得来的结果,不得不称之为奇迹,或是一种飞越。这奇迹便是由郭玲艳、王彩萍、余奇兵三名变电运行工创造的。很多奇迹的发生大多数是一种偶然,当我们带着一种疑问走进这三名创造奇迹的人物背后,便发现奇迹是需要汗水、努力、自尊和不断学习做基础的。
余奇兵:整不好怕别人笑话
11月11日,得知余奇兵下班在家休息,我便打通了他的手机,他告诉我他在家里忙着点事,我以出来聊聊天的借口将他请了出来。一见面,他就开玩笑:“不好意思,刚才忙着洗衣服,好长时间没在家,今天想表现表现,又被你催出来。”我说恭喜你成为我们公司的又一名技师。他笑笑说:“没办法,整不好怕别人笑话。”一句朴朴实实的话道出了他的自尊,一句朴朴实实的话打开了我们的话题。
1990年,余奇兵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陆良电力公司较为偏僻的召夸变电站工作,他个儿不高,比较勤快,当时变电站内有一鱼塘养着鱼,站上规定每位员工每星期要到马路上拾一担牛粪、马粪去喂鱼,作为一个当时较吃香的“大学生”、年轻小伙子,他什么也没多说,依然挑起粪箕、拿起锄头走上马路和田间地头去捡粪,他的举动一下子让几位老师傅有了好感。工作之余,余奇兵一有时间便是看书,还经常利用站上组织学习的时间给老职工讲设备原理、画设备接线图,提高老职工的学习兴趣。提到余奇兵,一直在召夸变电站工作的老职工陈晓贵这样评价道:“这个人比较实在,尤其非常爱学习,业务也熟。”2002年,余奇兵从35千伏召夸变电站调到了110千伏中纪变,面对新环境、新设备,余奇兵更加用心学习,在工作中,他发现《运行规程》中110KV、 35KV操作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比如110KV原倒闸操作过程中,断开断路器后,即拉开(控制电源开关8A、空压机电源8D)小开关,再拉开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因110KV属双母接线,配电装置较为复杂,极易发生误操作,先断开控制电源8A,很容易酿成重大事故;35KV为手车式少油断路器,原操作中,在拉刀闸前,先拔出二次航空插座,也相当于断开了控制电源,也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发现这些危险源后,余奇兵及时向站领导逐级进行了反映,公司及时对《运行规程》进行了修改,避免了陆良所有35KV、110KV因此而引发的误操作事故。
在中纪变电站,余奇兵担任着值班长和技术专责的角色,负责两个班的管理和全站技术性的工作。这虽算不上是个什么“官”,但管事不少,责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他参与着对《运行规程》的编写和重大任务的操作,组织全站人员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带领员工学习《安全规程》和业务技术知识,每次学习,他总要先找好学习资料,然后认真备课,讲课时结合站上的设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年,他都要审核全站近千份工作票和操作票,在审票中,他非常严格,字迹出现污点、写错字,他一律退回去重填,为此有的职工说他固执,可他却不管别人说什么,一直严格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全站的“两票”合格率较高。也许就是有一种“固执”的精神,在江川复赛时才能使自己的团队取得第一名。在实作中,余奇兵作为监护人,他发现隔离刀闸中相只接触了一半,便告诉队友重合,队友说:“按规定接触一半可以运行。”余奇兵说:“既然发现了就一定要让它完全接触,拉开重合。”这一令下,当场便受到了裁判员的表扬,裁判员说:“考过那么多队都没有人解除这个故障点,你们是唯一一支队”。在总结表彰会上,专家们再次对这一做法进行了表扬。
在工作中,余奇兵时时刻刻从严要求,不管是本人,还是所带的班组,他都要求把工作做到最好,他常对自己和同事说:“不要让别人笑话!”由于他工作极其负责,公司带薪公休的政策已执行好几年了,可余奇兵却从没公休过,每一次请公休假,站领导都劝他别休,说他一走,在工作上放不下心。就这样,余奇兵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公休时间。他说:“每当领导对他说这样的话时,内心里自然又增添了一份责任。”付出总会有回报,多年来,余奇兵多次被所在部门评为“岗位技术能手”,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个人”,2007年又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让他感到遗憾的是今年5月份,在曲靖供电局组织的变电运行值班员技能大赛中,由于自己发挥失常,只获得了一个二等奖。谈起比赛紧不紧张,他说:“平常考试多了,一点也不会紧张,在实作上,平时怎么做,比赛时就怎么做,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余奇兵就凭着平时的功底和努力学习的结果,在比赛中沉着应战,和队友一道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和潜力。
谁都知道,在这种大赛中,选手们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作经验和水平。对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关系而言,余奇兵说:“干我们这行工作,细节比较重要,一般出事就是马虎、麻痹。干事就要细心,要多学习、多动手,技术与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理论做基础,技术是难于提高的,特别是对事故分析、危险点分析,如果缺理论水平,根本就无从谈起。”
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余奇兵总在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郭玲艳:以赢的姿态生活
郭玲艳虽长着高挑的身材,却是位不喜欢打扮的主,成天挂着张笑盈盈的脸,风尘仆仆的样子。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去西桥变电站采访,也第一次认识了她,当时只知道她是二班的值班长,业务技能过硬,以前参加过农网改造,在合金变电站工作过,是个十分严谨认真的人,每年填200多份工作票,操作上千次,但从未有过丁点闪失。
真正认识却该追溯到半年前曲靖供电局和劳动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大赛,她取得了第二名的不俗成绩,还破格晋升为技师。1999年参加工作的她其实并不是电气专业科班出生,也没有显赫的学历背景,刚开始也曾以“门外汉”的身份处处自居,但如今却凭着一股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学习的钻研精神,成为了陆良变电运行所的一朵“霸王花”。之后,但凡有变电技术技能比赛她便照单全收,公司五项基础管理达标她被抽调到所里,也就见得多些,我和她也渐渐熟悉起来,一直被她的热情和谦和深深感染。有几次我开玩笑,戏称她是“艳技(妓)”,她也并不责难,总是和你友好的嬉笑,依旧说着那些正儿八经的工作事宜,让我不得不自觉封口,还是老老实实的叫回她“玲艳姐”。
这次公司代表队在云南电网公司2008年县级供电企业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大赛中问鼎摘冠,她和其他两位公司选手一起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我真的由衷为你高兴。电话那头的她显然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用她的话就是“激动之余又觉意外”,但说起要采访却急忙推脱起来,大大咧咧的说:“快别烦我,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去饱饱的睡一觉。”但隔日却被我在图书城里碰个正着,她带着女儿去看书,自己却搬把椅子坐在僻静的角落里研读“变电技术圣经”。一见我便开门见山的说:“真要采访?”我坏笑,终于在我盘问下揭晓到了“技术状元”背后的故事。
9月27日,昭通、曲靖片区变电运行技术技能比武在曲靖温泉和曲靖小冲沟变电站举行,她们从18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晋级省网公司比赛。郭玲艳回忆说,那时候她每天都很兴奋也很紧张,备战状态一直不是很理想,毕竟是5个比赛片区的20支精英强队将一决高下,这样高规格的比赛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还好党支部书记及教练郑师傅及时发现了她的情况,当下就找到她,说:“一次活动,在乎的是重在参与,但一场比赛,在乎的就是赢,把这当成是你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吧!”她当时心里微微一振,也就是在那一刻把“赢”字放在了心头。
当公司领导带队和她们一起奔赴江川参加比赛时,每天晚上李坚总工程师和郑权教练总要来给他们打气,和他们一起参题。郭玲艳说现在回忆起来:“感觉他们就像是自己的朋友和导师,生活、比赛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临赛当晚的场地排练中,有一段小插曲至今都让大家难以忘怀,陆良公司刚好被排在第一名的演练席上,当李总工模拟颁奖现场,将第一名的奖牌高高举过头顶时,郭玲艳“赢”的信念再次占据了她,她说:“当时那一举,真的增强了我们对比赛的信心和憧憬。”可演练结束后大家才得知比赛内容加了“实作笔试”部分,这在以往的比赛中从来没有过,大家都慌了神,但李总工却说:“比赛对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恰要以百倍的信心赢取这个项目的比赛。”就这样在李总工和郑书记的鼓励下,大家又鼓足干劲连夜研究实际操作部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法。“真的要感谢公司领导的无私付出,不然第二天比赛像越级跳闸这样的题目我们也不会应对的那么自如了。”
10月31日,领奖台上,陆良公司无疑成为当晚闪耀的明星,李总工再一次举起了第一名的奖牌。郭玲艳告诉我说,当时她什么也没想,她只是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做到了!”
说起最想感谢的人,她第一句话便是:“我丈夫吧,整个过程他比我辛苦,知道结果时他也比我开心。”原来,在备战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是她的丈夫——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老师,挑起了“良师益友”和“家庭妇男”的双重重担,成就了妻子的最高荣誉殿堂的梦想。
就在今年参加的曲靖局变电业务技能比赛中,郭玲艳因为还有80个题目没有复习到位,白白丢了10分,这对于她来讲无疑是一种遗憾,更是一次教训,但同时也有了心理阴影,丈夫深知这一点,总是鼓励她说:“我相信你能行!”虽然只是寥寥数字,却仿佛给郭玲艳注下了强行针。每天清晨丈夫煮好早餐,而后送女儿上学,自己再去学校,晚上接女儿回来,督促她做功课,之后再到学校晚修。而郭玲艳的生活却变得十分简单,家务事一律不粘手了,睁开眼的任务就是看、背、做,把题目看了、背了、做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闭上眼睛也能一幕幕浮现出来。每天晚上丈夫下自习回来也总要陪着她一起“熬题”,遇到解决不了的,丈夫就用自己的物理知识和她一起攻坚克难,那段日子,小俩口几乎每晚1点左右才休息。
有压力才有动力,正是怀着对赢的渴望,对最终荣誉的梦想,郭玲艳摒弃了所有的杂念,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备战状态中。
“500多道选择和判断题,答案都在上面,我老是不自觉看答案,记忆效果很差,后来他帮我一道题、一道题的涂了答案,重新复印下来,之后我每做一遍,他帮我批改一遍,帮我指正一遍,我总共做了12遍,他帮我批改了12遍。”正是本着这样的复习态度,在最终的比赛中,郭玲艳凡涉及选择、判断题,无一题错。说起这些郭玲艳眼角也闪现了泪花,“我觉得对他和孩子亏欠的太多,现在是我好好弥补他们的时候了。”
也许每个平凡的故事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每个不平凡的时刻背后也充满了平凡。她是个平凡的人,一名平凡的变电运行人员,但她以赢的姿态在生活,也因此成就了一段不平凡。
而我,喜欢,并且欣赏这样的女人。
王彩萍:坚强与美丽并存
“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除了激动,我最感谢的就是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现在谈起在云电会堂手捧奖杯时的情景,王彩萍都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在她看来,这次参加云南电网公司的变电运行技能竞赛,无疑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事实也证明了王彩萍这名外表秀丽、内心稳重的女员工是多么的坚强和自信。
打小在农村长大,12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的痛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彩萍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母亲那句“井水挑不干,力气用不完”的叮咛也时常在她耳边萦绕。那时,年少的王彩萍就觉得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再没什么困难比失去父亲的那段日子还要困难。初中升高中那年,她的分数超出曲一中录取分数18分,可由于家庭的原因,她毅然报考了中专学校,并且选择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在云南电力学校上中专的三年中,王彩萍的生活非常艰苦,可想起在家中辛苦操劳的母亲,她又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改变生活,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她真正做到了“三年如一日”,每一天都用心的学习钻研,用她的话说:“现在业务技术的娴熟就是因为读书那会基础打的特别扎实”。现在,王彩萍有了一个幸福的家,爱人同在电力系统工作,女儿3岁上幼儿园了,母亲也经常进城来帮她们带带孩子,应该说生活是其乐融融。这次参加技能竞赛,历时两个多月,丈夫给了她无尽的关怀和支持,从没有因为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而发出半点怨言,女儿患气管炎也没告诉她,相反的,丈夫每天都会打电话鼓励她,给了王彩萍十足的信心,也让王彩萍觉得幸福不已。
王彩萍敢于吃苦,也不怕吃苦。面对来自家庭的幸福,她认为干好自己的工作同样重要。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她在技术上必须精益求精,工作中必须兢兢业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出任何差错,王彩萍把压力变为动力,全方位统筹自己的工作,为自己能够成为技术标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中,她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在她的眼里单位出不起安全事故,自己更出不起安全事故,平时她不放过任何空闲时间,总是自觉的学习,遇到操作任务少的时候,她总是喜爱翻阅专业书籍,仔细的对设备进行观察,总是在第一时间就掌握新设备的基础数据和工作原理。工作之余,她擦拭设备、拖地、浇花,这些看似平淡的工作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2004年,连续几年在所里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奖的王彩萍被任命为35KV城区变电站值长,从值班员到值长,她感到了不适应,但领导的鼓励,同事们的信任,让王彩萍不再谦虚,勇敢的挑起了这副担子,为了带领自己这个值的员工安全地完成各项操任务,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王彩萍的技术水平没话说,但是如何管理好自己这个值的员工却不是那么轻松,她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员工,她自己也拿不准。但王彩萍就是这样一个在困难面前永不认输的人,她所需要也更加费心的就是如何端正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由于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时间长了,大家心里就会觉得很随意,就会放松对新技能的学习和新设备的了解,这种毛病对变电运行工作是致命的,必须改掉。王彩萍利用变电站开展安全活动的机会指出了这一毛病,提出了变电站工作人员必须要学会快乐工作,不能因为安全压力大而形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每次安全活动会上,她总是有针对性的带头发言,特别是针对近期的一些工作进行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活跃了会议气氛,激发了大家发言的积极性,增强了安全活动的效果,也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工作当中一项经常而重复的工作,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王彩萍每次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在她看来态度决定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倒闸操作过程必须要坚持做到的,因此,每一次操作她都要重复核对无误后才开始进行操作。从事变电运行工作8年来,王彩萍在上千次倒闸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荣誉似乎特别青睐王彩萍,更像是一道光环,把她衬托的那么美丽。回顾参加工作以来所走过的日子,王彩萍显得特别平静,对自己严要求,做好每一件事,敢于迎接挑战是她人生不变的信念。今年5月她被共青团陆良县委员会评选为“青年岗位能手”,10月,她光荣的当选为共青团陆良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也在同一个月,她又获得了云南电网公司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破格晋升为技师,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说起此次参加技能竞赛的经历,王彩萍说刚开始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把竞赛当成是一次自我挑战,但始终都抱着拼一拼的想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在预赛、复赛、决赛过程中,心态一直很好,没有因为是竞赛而产生紧张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而是当成一次正常的操作任务去完成它。
面对荣誉的光环,王彩萍常常在想,自己取得的成绩,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各级领导的培养,母亲、爱人的支持,还有乖巧的女儿,离开人世的父亲,他们是王彩萍的不懈动力。所有的痛苦和欢乐她都坦然接受,因为选择了变电运行这份工作,所以从王彩萍从事这份工作那一天起,她就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任何挑战。
王继聪 陈昕 保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