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薪水高低是员工敬业度的决定因素
                            河南 初卫平
    近日,盖洛普公司公布其2011- 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全球员工平均敬业率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中国员工敬业率仅为6%(其中文秘和办公室员工敬业程度最低为3%),处于全球敬业率最差水平(重庆晨报)
    中国员工自身究竟有没有问题,谁是傻子哈,这很轻易就看出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亟待商榷,如果按盖洛普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员工敬业率仅为6%,处于全球敬业率最差水平的话,那泱泱大国所一直具备的国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岂不都丢到九霄云外了吗?这个调查简直是在胡说八道,如果说中国人不敬业,那中国的经济能发展的这么快吗?这根本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让人对调查之数据感到吃惊和迷茫,这个数据所调查的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盖洛普公司又是怎样的调查公司,所发布的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是否真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商榷、怀疑之处。可话又说回来,笔者从媒体上得知,盖洛普公司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被分为敬业、漠不关心和消极怠工。这些问题包括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学习成长,是否得到肯定,是否有朋友在公司等。调查认为,敬业的员工会为公司带去赢利创新,而消极怠工的员工反而会破坏敬业员工完成的业绩,但是我们该怎样看待如此调查呢?
   众所周知,广大员工只有对职业的喜爱,才能达到敬业的状态。其实,我们在择业往往只看收入,缺乏对工作本身的认可和归属感,而中美地区人民收入未必高,但其职业取向和个人兴趣联系紧密,酬劳与能力相一致,容易对职业满意,不会得“红眼病”。
    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方长春也认为,该调查结果“非常有可能”。他表示,亚洲国家和地区普遍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巨大,薪水不高,个人自主择业余地较小,因此职业认同度低,个人投入工作的程度也就不高。尤其在我们中国,就业压力就很大。
    笔者的朋友很多都选择了出国,他们在国外拿着高薪,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想念家乡时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一个视频,一个QQ就能在全世界互通有无,试问,国人谁还愿意回企业效力呢?怎么做到敬业呢?再说,同样一个在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如果在美国毕业,在一个收入消费相对中等的城市,在美国毕业以后可以拿到 4—5万美金的年薪,这还包括一般的福利待遇,每年还有20天左右的带薪年假。而对于一个中国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这样的待遇是很难想象的。而且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居住几年的城市或者生活环境,总有种依恋和不舍,要放弃也很难。如此说来,种种因素决定了国人的出路,在前途迷茫,薪水极为一般的状况下,让国人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具体体现。
    企业要想切实提高员工的敬业度,积极发挥员工工作主动性和主动性,就需在提高员工的待遇上很下功夫,让员工深刻感受到自身劳动价值真正得到体现,这理应成为企业关注员工的头等大事。 |